她没靠滤镜,靠的是针线。 10月1日晚,她坐在抖音直播间,和苏绣大师一针一针绣完那把牡丹团扇,38.8万卖了,钱全捐给单亲妈妈创业基金。 不是作秀,是真动手。 旗袍是巴黎刚秀完的高定,红得不张扬,暗纹里藏着中国气韵。 她穿它,不是为了美,是让世界看见——东方女性,不靠年轻吃饭。 孩子没在加拿大躺平,15岁带着作品集杀进港理工设计系,全球30个名额,他占一个。 她陪读,住宿舍,不包车,说要让孩子尝尝香港的地铁和茶餐厅。 没人逼她当“虎妈”,她只是不想让儿子活在别人嘴里。 新片《紫罗兰》开机在即,片酬300万,但分15%票房。 她不是要赚快钱,是赌自己还能扛起一部女人的电影。 编剧是写《明月几时有》的何冀平,故事讲的就是她——单亲、前明星、重开珠宝店、在大湾区拼出一条路。 她没喊口号,但每一针、每一张录取通知、每一帧镜头,都在说:女人过了40,不是退场,是换地图开新局。
她没靠滤镜,靠的是针线。 10月1日晚,她坐在抖音直播间,和苏绣大师一针一针绣完
静月思语
2025-10-03 12:02:31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