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事教官斯拉瓦·乌克兰尼: “我在乌克兰担任志愿战斗教官和顾问已有三年半。在此期间,我目睹一支又一支部队在国外训练中心轮换,但最终回来后,却需要接受彻底的重新训练才能部署。 我曾亲自根据指挥官的要求对整个 120 人的连队进行重新训练,因为他们在国外接受的训练没有效果。 事实是,这些外国训练中心在纸面上看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它们培养的士兵却并非实战型士兵。很多时候,负责这些训练中心的教官并不具备自2014年以来一直参与这场战争的乌克兰教官那样的实战经验。 讽刺的是,乌克兰最优秀、最久经沙场的教官们并非这些训练营的教员,而这从训练营的训练结果中可见一斑。士兵们归来时缺乏基本功,对战斗训练、伤员救护,甚至排级凝聚力都缺乏信心。 前进的道路不是继续输出乌克兰士兵进行训练,而是直接投资乌克兰自身的训练体系。我们为派遣一名士兵出国而花费的数万美元,应该用在乌克兰国内,用于建设持久的训练能力和作战能力。 当投资留在这里时,乌克兰教官就能获得所需的工具、靶场、模拟系统和弹药,训练基础设施也会随着每次轮换而不断增强。这样,我们就能建立一支能够自我训练、自我维持并立即(而不是几个月后)投射战斗力的部队。我们应该培训乌克兰教官来培训乌克兰人,并建设高标准的训练体系,确保知识和能力永久留在这里。 捐助方和北约伙伴应将资金与基于乌克兰战场真实标准的可衡量成果挂钩,而不仅仅是出勤人数。实弹射击成绩、伤员救护基准、经过验证的战术演习以及记录在案的战后评估都应该成为标准。如果某个训练中心无法达到这些标准,那么资金应该用于能够达到这些标准的国内项目。
乌军成建制向俄军投降。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3日报道,哈尔科夫州俄罗斯行政机构
【21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