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担心孙颖莎今天傍晚的比赛,不知道说了会不会被挨骂? 昨天孙颖莎和王艺迪的那场比赛看的让人惊心动魄的,说实话莎莎状态没有以前打球那么好,感觉和王楚钦的混双比赛也一样。赢了都不庆祝?莎莎和大迪赛后这举动太戳心! 孙颖莎和王艺迪的这场七局大战,比分咬得像是用刀子刻出来的,14:12、11:4、11:6、7:11、12:14、11:3、11:8。但赛后社交媒体刷屏的,不是某个神仙球,而是孙颖莎赢球后那个几乎看不见的握拳,和王艺迪失利瞬间主动伸出的手。 在竞技体育成王败寇的叙事里,这种“拒绝庆祝”的默契,成了比比分更刺眼的焦 第一局就打到14:12,孙颖莎靠一记滚网球险胜,这仿佛给整场比赛定了调:每一分都得从对方牙缝里抠。 王艺迪的回应像一记闷棍,第二局直3接11:4碾压,用长球开路,逼孙颖莎进入她最喜欢的蛮力相持。 这种大开大合,一度让孙颖莎在救球时因场地底胶问题滑倒,现场观众的心都跟着颤了一下。 转折藏在第三局局末。孙颖莎突然把球搓得更转,王艺迪的进攻开始“卡壳”。 她习惯一个节奏发力,但孙颖莎偏偏在旋转和落点上“做手脚”。 致命的是那两个“小三角”:摆到正手短球,王艺迪的反手暴抽被憋着;拧到反手小三角,球又低又转,让她拧不出质量。 14:12,王艺迪拿下第五局,大比分3:2领先。 距离胜利一层纸的距离,她却突然在第六局“断电”。 技术统计显示,王艺迪这一局进攻失误多到反常,不是技术崩盘,是心态晃了。 决胜局最后两分,孙颖莎的战术冷血得像机器:反复用反手暴抽怼王艺迪的中路,这个位置让对手正反手转换别扭,成了“七寸”。 11:8,比赛结束。 但赢的人没跳起来,输的人没蹲下去,两人只是击掌、拥抱,前后不到十秒。 王艺迪对着话筒说:“更多是向莎莎学习。”这话不是客套。 而孙颖莎提到赢球,却扯到“事不过三”的心理包袱——原来她之前也对逆转没底。 这种互相“偷师”的关系,在国乒内部像条暗河。 去年WTT澳门站,孙颖莎夺冠后笑着说“回去请大迪吃好的”,王艺迪当场接梗:“我赛前可是吃得饱饱的!” 这些碎片拼起来,解释了为什么她们赛后拒绝狂欢:场上撕得越凶,场下越得把对方托住。 看着莎莎昨晚那场恶战,不少球迷都担心她今天傍晚的表现。根据WTT官方赛程,孙颖莎将在今天17:00出战女单半决赛,对阵队友陈幸同。 这将是又一场国乒内战,队友之间知根深根,胜负难以预料。 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上,孙颖莎均不敌陈梦,与金牌擦肩而过。 在新的奥运周期,孙颖莎依然是国乒女队冲击金牌的大热门。 除了女单,王楚钦与林诗栋还将在18:30的男双决赛中对阵周启豪/陈俊菘。 对一天多赛的选手来说,体能分配将是巨大考验。 孙颖莎此刻需要的,或许是球迷们不离不弃的支持。那些看似波折的过程,恰恰是世界第一磨练韧性的机会。 这场比赛的插曲不止比分。 孙颖莎滑倒的瞬间,让球迷想起WTT赛事此前多次出现的底胶问题。 更早前,同一场馆还发生过头顶灯光坠落的事故。 这些细节被放大后,有人调侃:运动员不仅要防对手,还得防场地。 但或许正是这种不可控,让孙颖莎和王艺迪的拥抱有了重量。 当竞争环境充满变数,她们反而更紧地抓住彼此之间那些可控的部分。 比如无论输赢,赛后总记得给对方留个台阶。 国乒这种内战最残酷了。 你看其他协会的选手可能还在研究怎么对付削球手,我们这儿天天是世界顶级攻球手互相折磨 王艺迪走出赛场的时候,观众给她鼓掌了。 虽然输了,但大家都看得见她拼尽了全力。 这种比赛真的没有输家,两个人都是赢家,一个赢了比分,一个赢得了尊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不仅球迷知道了,全国人民都知道,孙颖莎是王楚钦的“小福星”啊这事要从2022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