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突然宣布! 10月4日,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直接官宣,称堪察加半岛的克罗诺基火山毫无征兆地喷发了,火山灰柱窜上9200米高空,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出近千米,正朝着东南方向缓慢移动。 消息传来时,许多人第一反应是惊讶,这座被称为“自然实验室”的活火山,怎么突然就醒了? 堪察加半岛这地方根本就是火山的 “聚集地”,300 多座活火山和死火山挤在 3.3 万平方千米的地界里,说是 “太平洋火环” 上最热闹的角落都不为过。 克罗诺基火山就趴在半岛东部的太平洋边上,这儿的地壳从来就没安分过 —— 太平洋板块正以每年 8 厘米的速度往西北挪,这速度看着跟指甲生长差不多,但对坚硬的地壳来说,已经是 “狂奔” 了。 更关键的是,太平洋板块密度大,会硬生生钻到旁边鄂霍次克微板块的底下,往下沉的时候被地心烤得融化,变成滚烫的岩浆,这些岩浆憋着股劲儿想往上冒,火山喷发就是它们找到出口的瞬间。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知道这儿危险,就没提前盯着吗?其实俄罗斯早就专门成立了火山喷发响应小组,还跟美国、中国这些国家共享数据,在半岛上布了 120 个监测站,光是堪察加半岛就有 31 座活火山在日常监测名单上。 但克罗诺基火山太偏了,周围全是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很多地方车子开不进去,监测设备没法铺满每个角落。就像今年 8 月,离它不远的克拉舍宁尼科夫火山,睡了 600 年突然喷发,灰柱窜到 6000 米高,后来才知道是 7 月底那 8.7 级大地震给震醒的。 还有 9 月 19 号,希韦卢奇火山喷发前几小时,附近刚发生 7.2 级地震,灰柱 4500 米高,航空警报立马拉到橙色。 这么看,克罗诺基这次喷发,说不定也是之前那几次大地震攒下的 “火气”,只是岩浆在地下走了条隐蔽的路,监测仪器没抓住信号而已。 再说说这 9200 米的灰柱,比珠穆朗玛峰还高近 400 米,想想都觉得震撼。火山灰可不是普通的灰尘,里面全是细小的岩石颗粒和酸性物质,最细的比 PM2.5 还小,能直接钻到人的肺里,引发哮喘、支气管炎,老人小孩最受不住。 而且这东西重量不轻,堆在屋顶上能把房子压塌,落在金属上还会腐蚀,连飞机发动机都能堵死 ——2010 年冰岛火山喷发,就因为火山灰飘到欧洲上空,几万架航班停飞,损失几百亿。 现在克罗诺基的灰柱往东南方向飘,虽然火山口附近没人住,也没旅游团,但东北亚的航线说不定要受影响,当地已经把航空危险级别提到橙色了,这是仅次于最高级红色的警报。 要说这 “自然实验室” 的名头,克罗诺基确实担得起。它周围的生态特别特殊,火山喷发留下的温泉、酸性湖泊里,居然能找到不怕高温和强酸的微生物,科学家一直靠它研究生命起源。 可就是这么被重点关注的火山,还是给了人类一个措手不及。这让我想起今年 8 月那回,堪察加一下子有 5 座火山同时闹腾,克柳切夫、希韦卢奇这些有名的火山全醒了,保护区里到处是火山灰,好在没伤到人。 但这次克罗诺基的灰柱更高,扩散范围肯定更广,要是飘到居民区,光是清理都得费大劲,更别说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了 —— 火山灰里的重金属渗进地下水,牛羊喝了都得生病,地里的庄稼更是活不成。 其实说到底,火山喷发从来不是 “毫无征兆”,只是我们对地球的了解还不够深。太平洋板块每年 8 厘米的移动看着慢,可几十年攒下来的能量,一旦释放就是惊天动地的动静。 就像家里的高压锅,压力慢慢涨,要是安全阀没及时反应,可不就突然炸开了?堪察加的监测站再密集,也没法钻进地下几十公里去跟踪岩浆的行踪,那些藏在岩层缝隙里的 “小动作”,现在还没法完全捕捉到。 这次克罗诺基火山喷发也算给人类提了个醒,就算是被研究透了的 “自然实验室”,地球该发脾气还是会发脾气。 好在现在多国都在共享数据,中国也参与了西北太平洋的海啸预警系统,要是灰柱真的要影响到人口密集区,总能提前发出警报。 但对住在火山附近的人来说,还是得随时备着口罩和应急包,毕竟这地球的脾气,谁也说不准下一秒会怎么样。
莫斯科开始大点兵了,俄罗斯开始在库页岛,千岛群岛征招“野人女真”当兵开赴俄乌前线
【98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