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懦对手的俄罗斯,在战斧问题上开始妥协了 来源:星河里的小船 为什么当自家几

烁耀中原 2025-10-05 19:12:11

怯懦对手的俄罗斯,在战斧问题上开始妥协了 来源:星河里的小船 为什么当自家几百号雇佣兵,被美军像割草一样成片放倒后,以强硬著称的克里姆林宫,最后竟然选择了集体沉默?这事儿背后藏着的东西,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这事得从2018年说起,在叙利亚一个叫哈沙姆镇的地方。当时,一大帮亲叙利亚政府的武装人员,里面混着不少俄罗斯大名鼎鼎的“瓦格纳”雇佣兵,浩浩荡荡地就朝着美军和它支持的库尔德武装阵地冲了过去。看那架势,是准备把对方一口吃掉。 结果呢?美军那边根本没跟你玩地面战的意思。电话一摇,天上的AC-130“空中炮艇”、F-15战斗机,甚至连B-52这种战略轰炸机都来了。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根本不是战斗,而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炮弹和炸弹跟不要钱似的往下砸,那几百号冲锋的人,据说连美军的影子都没摸到,就直接在炮火里蒸发了。 事后统计,伤亡极其惨重,其中有大量的俄罗斯籍人员。按理说,吃了这么大的亏,还是在老对手美国人手里,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全世界的媒体都等着看俄罗斯会怎么报复,结果等来的却是俄罗斯国防部的公开声明,话说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在叙利亚的俄罗斯正规军,没有参与此次行动,我们对此毫不知情。一句话,把关系撇得干干净净,仿佛那些死去的同胞跟自己毫无关系。 这操作,当时就让很多人看不懂了。但这还真不是孤例,往前倒个几年,还有一件更戏剧性的事。 那是2015年,土耳其的F-16战斗机在土叙边境,一发导弹直接把一架俄罗斯的苏-24战斗轰炸机给揍了下来,飞行员一死一伤。要知道,土耳其可是北约成员国,这等于是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擦出了最危险的火花。事件一出,普京立刻发表了电视讲话,措辞极其严厉,说这是“恐怖分子的共犯”在“背后捅刀子”,后果会“极其严重”。 俄罗斯国内的情绪也瞬间被点燃了,砸土耳其大使馆、抵制土耳其商品,那架势,感觉明天就要开战了。可结果呢?除了禁止国民去土耳其旅游、不买他们的西红柿之外,军事上愣是没敢动真格的。只是象征性地在叙利亚部署了S-400防空系统,摆了个姿态。一场看似要引爆世界大战的危机,最后在经济制裁和口水战中,慢慢地也就过去了。一年后,两国关系还恢复正常了。 面对同样是军事强国,而且背后站着整个北约的土耳其,哪怕是战机被当着全世界的面打下来,这种奇耻大辱,最终还是忍了。 这种行为模式,在2022年乌克兰冲突爆发后,变得更加明显。我们都听过俄罗斯划下的那一道道“红线”。一开始说,西方要是敢提供“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就是越过红线。结果“海马斯”来了,红线没了。后来又说,提供主战坦克,像德国的“豹2”和美国的“艾布拉姆斯”,绝对是红线。结果坦克也开到了乌克兰战场,红线又往后挪了挪。 再后来,轮到了英国的“风暴之影”和法国的“SCALP”这种远程巡航导弹,俄罗斯又警告说这是“不可接受的升级”。结果呢?导弹现在成了乌克兰打击俄军后方目标的大杀器。最后是F-16战斗机,这曾经被认为是“红线中的红线”,现在飞行员培训都快结束了。每一次,俄罗斯的反应都是外交部的强烈谴责,加上对乌克兰境内更猛烈的轰炸,但它从来没有对那些提供武器的北约国家,采取任何实质性的报复行动。 不少国际上的军事分析机构,比如美国的战争研究所(ISW),早就看透了这一点。他们认为,俄罗斯的“红线”其实更像是一种战略恐吓,是舆论战和心理战的一部分,目的不是为了真的开战,而是为了拖延和阻止西方的援助决策。说白了,就是一种“战略性模糊”,赌的就是你不敢真的把事情做绝。 有了这些历史背景,再来看最近关于“战斧”巡航导弹的事儿,那味道就太熟悉了。 消息刚传出来,说美国副总统万斯那边松口,可能要卖给乌克兰“战斧”巡航导弹。这玩意儿可比“风暴之影”更狠,射程更远,能直接打到莫斯科。这下克里姆林宫的反应就更有意思了,发言人佩斯科夫出来放话,但这个话,分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他说“战斧”改变不了前线局势。这是常规操作,战略藐视嘛。第二层,他说如果是乌克兰人自己操作“战斧”,那俄罗斯就会加大对乌克兰的打击。这话也说得通,冤有头债有主。 最有意思的是第三层。他说,如果这批“战斧”是由美国军方人员,在乌克兰境内亲自操作发射的,那俄方将采取“不同的反应”。 “不同的反应”,这几个字简直是艺术。到底是什么反应?是像当年对土耳其一样,不买美国的大豆和波音飞机?还是把几个美国高官列入禁止入境的黑名单?又或者,是敢不敢对美军在乌克兰的人员动手?他一个字都没说。这种极度模糊的表态,把所有的牌都留在了自己手里,也把所有的胆怯都藏在了这层模糊的面纱之下。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3
烁耀中原

烁耀中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