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 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将于10月10日揭晓,候选人名单备受瞩目,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相关举动,让此次奖项归属更添争议色彩。 据悉,特朗普在2025年2月签署行政令,明确制裁国际刑事法院(下称“法庭”)的法官和检察官。制裁措施包括禁止他们进入美国境内,并没收其在美国的所有财产,理由是该法院调查美国和以色列的行为“非法”,且“破坏了美国国家安全和利益”。 此前,法庭曾于2024年11月对内塔尼亚胡发布逮捕令,指控其涉嫌反人类罪,并要求各国配合逮捕与引渡;不久前,内塔尼亚胡的律师申请撤销逮捕令遭法庭驳回后,法庭与荷兰当局公开表达不满,特朗普却公开表态:“任何试图逮捕以色列总理的人,都将面临最严厉的制裁。” 目前,欧盟已发表声明支持法庭继续开展调查;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院教授、著名人权律师梅根·古德曼更是直言批评:“特朗普与和平毫无关系,他不应该得到任何奖赏,这分明是在侮辱真正为和平努力的人。” 特朗普曾自称是“首席和平缔造者”,宣称自己为中东和平作出巨大贡献,其团队也多次推动他人为其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却均遭拒绝。事实上,特朗普的行为与诺贝尔和平精神背道而驰,与其不断自我标榜相比,他更像是现代强权的代表,与那些推动正义、促进和解的力量相去甚远。 外界普遍认为,今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更可能是人权组织或救助难民的相关人士。特朗普凭借其争议行为获得该奖项,既不应成为现实,也不符合人们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期待。 各位读者怎么看?欢迎来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