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聪明过头了!”16日报道,湖北黄冈,一女子吃了一段时间的降压药后,觉得身体恢复

“聪明过头了!”16日报道,湖北黄冈,一女子吃了一段时间的降压药后,觉得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就擅自将降压药掰开吃,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女子就两眼发黑、四肢无力倒在地上,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网友:就怕蠢人灵机一动! 10月16日,湖北黄冈的周女士在家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问题出在她当天服用的半片降压药上,周女士觉得吃了几天药血压稳定了,就自己把药片掰成两半,只吃了一半。 这个看似省药的做法,差点要了她的命,周女士服用的是缓释型降压药,药片外面有层特殊的包衣,能让药物在24小时内慢慢释放,掰开之后,这层包衣被破坏了,原本该一整天慢慢吸收的药量在半小时内全部进了血液。 这就像给汽车加油,本该一点点加满,结果一下子灌进去一整桶,周女士的血压瞬间降到了危险值,出现呼吸困难、眼前发黑,最后昏倒在地,医生说,再晚送来十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类似的事情其实不少见,福建有位张女士嫌药片太大难吞,就咬碎了吃,结果血压降到70/40,几乎测不出来,浙江也有患者把缓释片剪成两半服用,送到医院时人已经休克了。 很多人不知道,药片上那些看似普通的包衣或者刻痕,其实都大有讲究,缓释片和控释片是通过特殊工艺让药物按设定速度释放的,掰开就完全失效了,肠溶片外面的包衣能保护药物顺利通过胃部,在肠道里才溶解,掰开吃会伤胃还影响药效。 判断药片能不能掰开,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名字,凡是带“缓释”“控释”“肠溶”字样的药,基本都不能掰,但也有例外,比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虽然也是缓释药,但它用的是微囊技术,即使掰开里面的小颗粒仍能保持缓释效果。 还有个直观的办法是看药片中间有没有刻痕,有刻痕的一般可以按标记掰开,没刻痕的就别动它,最保险的是翻说明书,上面会明确写着“整片吞服”还是“可沿刻痕掰开”。 除了这些特殊剂型,舌下片、抗癌靶向药也不能掰,舌下片是专门设计在舌下溶解直接吸收的,掰开就没意义了,抗癌靶向药剂量精确到毫克,擅自掰开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这新闻看得我后背发凉!我姥姥高血压十几年了,以前我也看她把那种带刻痕的药片掰开吃过,当时还觉得挺聪明,现在才知道这是在玩命啊!以后可得提醒她老人家,千万别自己乱掰药了。” “真是“无知者无畏”,我以前感冒药都掰过,想想都后怕,看来药片上没那条“分割线”的,真不能随便动手。” “这事儿我太有发言权了!上周我老公也偷偷把降压药掰了一半,说他感觉最近血压挺稳的,想省点药,我发现后赶紧制止了,还把这篇新闻转给他看。” “这些缓释片、控释片的设计是有科学道理的,掰开了药效“哗”一下全出来,血压不得骤降啊?真是不能贪图省这点小钱。” “其实也不能全怪患者,有些医生开药时确实没讲清楚“必须整片吞服”,药盒上的字又小,说明书那么长,谁有耐心仔细看啊,建议药师配药时或者医生开药时,对这种特殊剂型的药能多叮嘱一句,可能就能避免很多意外。” “我妈就是这样!她吃的一种降压药,中间明明有刻痕,医生也说了可以掰开吃,所以关键还是要学会区分哪种能掰哪种不能掰。” “简单说,药名里带“缓释”或“控释”的,基本上都得整颗吞,看完只有一个感受,健康知识真的太重要了!这种实用的科普应该多宣传,尤其是给家里有慢性病老人的子女们都看看。生命经不起这种试错。” 看了这个案例,你有没有过擅自掰药吃的经历?或者你身边是否也有亲友这样做过?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见闻和看法,让大家一起提高用药安全意识吧!   信源:湖北经视

评论列表

光仔122
光仔122 2
2025-10-18 08:33
靠,这种事一般人还真不知道。建议在说明书里大字醒目提示。

yangqiao_2008 回复 10-18 08:52
能掰开的药说明书里面会注明可掰开服用。没注明就不要掰。

zx3690 回复 10-18 11:17
缓释片一般和药名字放一起,比如某某缓释片,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