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9岁儿子辞掉月薪过万铁饭碗,要考研当老师:妈妈的“没盼头”,藏着两代人的难

29岁儿子辞掉月薪过万铁饭碗,要考研当老师:妈妈的“没盼头”,藏着两代人的难 我姐说,她现在活着都没啥盼头了。就因为她那29岁的儿子。那孩子本来在甘肃的中铁上班,正式工,月薪一万多,还有安家费和年终奖,这么好的工作说不要就不要了。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辞了职,回家跟我姐和姐夫说,要考研当老师。 我姐第一次听儿子说这话时,手里的炒菜勺“哐当”掉在灶台上,油星溅到手上都没知觉。她拽着儿子的胳膊问“你疯了?”,声音都在抖——那工作是她托了三个亲戚,儿子又考了两次才进去的,正式编制,管吃管住,去年发的安家费五万块,她还特意存了定期,想着儿子再干两年就能凑够首付买房。结果儿子轻飘飘一句“不想干了”,把她这几年的指望全砸了。 没人比我姐更清楚这工作有多“金贵”。她和姐夫在县城开小卖部,起早贪黑一个月才赚四千多,儿子刚毕业那两年,在私企做工程监理,工资不稳定还总欠薪,她整夜整夜睡不着。后来听说中铁招人,她带着儿子跑了三趟省会,托人打听考试范围,儿子熬夜刷题的那些天,她每天凌晨三点起来煮鸡蛋。现在儿子说辞职,她怎么想都想不通:“月薪一万多,多少人抢破头,你说丢就丢,以后喝西北风?” 可儿子有自己的委屈。他跟我偷偷说,在甘肃的工地待了三年,一年只能回一次家,每次回去爸妈都老了点。工地上白天盯着钢筋混凝土,晚上住板房,冬天漏风夏天闷热,去年夏天中暑晕在工地上,还是同事把他抬到医务室的。他说“姨,我不是怕苦,是觉得没意思”,他大学学的数学,上学时就帮邻居家孩子补课,看着孩子成绩提上去,比拿到年终奖还开心。他想考本地的师范研究生,毕业当个中学数学老师,能守着爸妈,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姐不理解这些“喜欢”,她只认实打实的钱。儿子回家后,她翻出家里的账本,指着上面的数字跟儿子吵:“你一个月一万二,一年就是十四万四,考研要一年,考不上再找工作,这两年至少少赚三十万!你都29了,再过两年就三十,到时候没工作没对象,你让我怎么跟亲戚说?”吵到最后,儿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姐坐在客厅哭,姐夫蹲在门口抽烟,家里的气氛僵了快一个月。 其实儿子没跟我姐说,他去年就偷偷买了考研资料,在工地的板房里,每天晚上加班完,还会学两个小时数学专业课。他怕我姐担心,没敢提前说,直到辞了职才坦白。有次我去看我姐,撞见儿子在阳台背教育学知识点,声音压得很低,怕吵到我姐。他跟我说“姨,我知道我妈不容易,但我不想干一辈子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然我会后悔一辈子”。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觉得“好”的工作,孩子却不想要?我姐眼里的“铁饭碗”,是稳定的收入、旁人的羡慕;可在她儿子眼里,这份工作是常年的分离、重复的枯燥。不是孩子“哪根筋搭错了”,是两代人对“好日子”的理解不一样——老一辈拼尽全力,想给孩子铺一条“少走弯路”的路;可年轻人更想走一条“心里踏实”的路。 我姐现在还是会叹气,但不再天天跟儿子吵架了。前几天她跟我说,她去超市买了本考研英语词汇书,悄悄放在儿子书桌上。其实她心里也明白,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就算这条路难走,也得让他试试。毕竟,真正的“盼头”不是孩子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而是他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