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荷兰没想到,安世中国恢复供货?但有一个条件,必须用人民币结算 最近,全球芯片圈

荷兰没想到,安世中国恢复供货?但有一个条件,必须用人民币结算 最近,全球芯片圈就像一锅刚开的大杂烩,热闹得很。荷兰安世半导体突然成了“主角”,本来应该只是在实验室里安安静静做芯片的公司,却因为中荷之间的博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安世中国直接给客户发了封信,宣布恢复向中国本地分销商供应半导体产品,条件却很硬核,只能用人民币结算。这一纸通知,不只是生意场上的小动作,更像一颗石子丢进了国际贸易的大湖,涟漪四起。 先说说这场风波怎么来的。安世半导体原本有中资背景,但荷兰政府在美国压力下不淡定了,试图干预安世在荷业务。 中国商务部直接点明态度,不搞豁免,也不谈判,要求荷兰政府尽快改正错误。荷兰这边却没妥协,反而由安世荷兰高层下场,给客户发信质疑安世中国产品的合规性和质量。 很快,中方把这事定性为恶性竞争和无端诋毁,矛盾一下就公开化。其实安世中国掌握着全球八成的产能,这不是小数目。 荷兰政府显然没料到中国会这么坚决维护自家企业利益,也没想到自己一番折腾,反倒让安世中国彻底独立了。中国媒体一针见血地指出,核心利益面前,中国从不退让,荷兰这次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再看安世中国那招“只收人民币”,这算盘打得相当精明。眼下全球车企日子都不好过,缺芯片成了行业大麻烦。大众、丰田这些车厂高管估计都快愁秃头了,只能眼巴巴盯着安世中国的产能。 人民币结算说白了就是谁想买货,先得有人民币,这么一来,中国一下拿到了供应链的主导权。对车企来说,为了不被“卡脖子”,只能主动来找中国谈,市场主动权全在咱手里。 用人民币结算还有个妙处,就是避开了美国的金融制裁。以往用美元结算,动不动就被美国拿金融体系当大棒,现在直接绕过美元,谁也别想轻易搞小动作。这种做法等于给中国企业装了个“防护罩”,再也不用担心莫名其妙被“断粮”。 而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这其实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器。以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里出场机会不多,尤其是高科技领域。 这次安世中国把芯片出口直接和人民币挂钩,等于帮人民币开辟了一块“新领地”。国际主流媒体也承认,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去美元化,把人民币一步步推向了更高的舞台。 对比一下,安世被中企收购后,每年给荷兰带去1.3亿欧元税收,提供了数千个工作岗位。现在荷兰一闹腾,结果自己只剩了个“空壳”,芯片和市场全被中国掌控,这操作属实有点“赔了夫人又折兵”。 别看这事是芯片圈的“家务事”,其实对全球汽车产业影响巨大。德国大众工厂因为缺芯片,生产线不得不暂时停工,工人被迫缩短工时。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都出来喊话,说供应链一断,不光欧洲,美国的汽车生产也可能跟着遭殃。一天停产损失巨大,谁都不敢大意。 大家可以想象下,欧美日车企高管现在得有多焦虑。过去他们习惯了全球采购,谁能想到有一天买芯片得先去银行换人民币。 采购商们不得不转向中国,争抢安世中国的芯片产能。局面完全变了,中国不再是被动应对的“规则接受者”,而是成了规则的制定者。国际权威媒体都在分析,全球汽车芯片短缺的麻烦只会加剧,谁能搞定中国,谁就能保住产能。 整个事件看下来,安世风波表面上是商业纠纷,实际上却是大国博弈在高科技产业的缩影。中国这次反击果断又高效,把制造能力和市场规模变成了手里的王牌。 只收人民币,不只是一次生意上的反制,更是给全球贸易结算体系种下了一颗“新秧苗”。未来人民币在国际大宗商品、关键科技产品领域的影响力,肯定会越来越大。 荷兰这次操作,等于变相帮了人民币国际化一把。其实中国手里还有很多“底牌”,比如稀土等关键原材料。 博弈还会继续,但这场芯片之争已经让全世界看清楚,中国不仅有实力,更有智慧,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里稳稳掌控主动权。 坚持多边合作、维护产业链稳定,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话语权,正悄然上升。 参考资料:安世中国:荷兰总部相关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安世中国业务运营一切正常 2025-10-24 09:27·海峡网

评论列表

强哥
强哥 2
2025-10-25 10:03
所有中国产品只收人民币!
台风雨
台风雨 1
2025-10-25 13:41
作者不要瞎说,荷兰海盗行为强夺中国资产。稀土制裁荷兰,绝不妥协,一直打下去,必须打死荷兰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