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小学数学,真不怕“无作业日” 教育部最近发了文,说要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其中提到

小学数学,真不怕“无作业日” 教育部最近发了文,说要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其中提到了鼓励每周设一天“无作业日”。这事儿不少家长心里直打鼓:“一天没作业,孩子学习能跟得上吗?” 别的不敢说,单就小学数学这点事儿,我心里倒有个挺实在的想法:别说一周一天无作业,就是天天都没作业,只要抓住了一样东西,孩子数学照样能学得顶呱呱。这样东西,就是课堂上那四十分钟。 咱们琢磨一下,小学那点数学知识,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加减乘除,分数小数,都是打地基的内容。它不像文科,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积累。数学是一环扣一环的,关键点就那么几个。 我见过不少孩子,书包沉得像块砖,晚上熬到九十点,成绩却不见起色。为啥?因为他在老师讲最关键那道例题的时候,心思早飞了,在下面抠橡皮、画小人呢。知识点的大门在课堂上就对他关上了,回家做再多的题,也不过是在墙外瞎转悠,不得其门而入。 就拿最基础的乘法口诀来说,课堂上老师带着一遍遍念,用图画、用实物讲明白“三七二十一”就是三个七加起来,孩子当场理解了,这个坎儿就迈过去了。要是上课没听,回家你让他抄一百遍,他脑子里想的可能还是掰手指头加法,事倍功半。 所以您看,教育部的这个“无作业日”,其实是逼着我们大家去思考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学习的主阵地,到底是在家里的书桌前,还是在学校的课堂上? 答案显然是后者。 尤其是对于课程相对单一的农村小学来说,孩子的时间更充裕,干扰更少。数学课上学的东西,有足够的时间在当天消化。一个负责任的老师,能把知识点讲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一个专注的学生,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当堂就把知识“吃”进去。这个良性循环一旦形成,作业的作用自然就下降了。 那作业就完全没用吗?也不是。它更像是一根“拐杖”,是为那些课堂上不小心“丢了魂”,没学明白的孩子准备的,帮助他们课后跟上大部队。但对于已经在课堂上完全掌握的学生来说,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确实是一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因此,“无作业日”不是放松,更不是放纵。它反而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家长,每天放学回家,别光急着问:“作业写完了吗?”而是应该坐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问一句: “宝贝,今天数学课,你认真听了吗?老师讲的,你都听懂了吗?” 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写完作业”这个任务,重新拉回到“听懂课堂”这个核心上来。只要抓住了课堂,咱们还真不用为那一个“无作业日”操心”。 幼儿教育大家说 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