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扎心了!我在医院照顾婆婆,邻床一位30岁的女病人,她姐姐照顾她术后3天,就有事回去了。她一个人孤孤单单躺在病床上,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 据她所述,她是尿毒症晚期,来做甲状腺手术,早年结过婚,后来患病,老公一家人逼她离婚,她还未生育,无儿无女无牵无挂,因为手术要家属签字,才让姐姐来照顾几天。父母年老体虚,至今不知自己已离婚,又患重病。 我看着她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脸,输液管里的液体一滴滴往下落,她连抬手按呼叫铃的力气都没有,忍不住递了杯温水过去。她低声说了句“谢谢”,声音轻得像羽毛,眼底却瞬间红了。闲聊时她才说,自己确诊尿毒症已经三年,一开始老公还陪着去透析,可没过半年,婆婆就天天在耳边念叨“治病就是填无底洞”“没孩子还拖累人”,后来直接拿着离婚协议逼她签字,说不离婚就断了所有治疗费。 她那时候每周要透析三次,根本没力气跟人争辩,更怕父母知道后受不了,只能咬着牙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离婚后她搬去出租屋独自生活,透析费、房租压得她喘不过气,只能打零工勉强维持,甲状腺的问题也是最近才查出来,已经不能再拖。“我姐家里有两个孩子要带,姐夫在外打工,能来照顾三天已经不容易了。”她说话时指尖微微发颤,没说一句抱怨的话,却让人听得心里堵得慌。 尿毒症晚期患者本就身体虚弱,甲状腺手术后更是需要人贴身照顾,翻身、擦身、取药这些小事,对她来说都难如登天。有天夜里她发烧到38.9度,迷迷糊糊按了呼叫铃,护士来量完体温要给她物理降温,让她侧身,她挣扎了半天都没翻过去,我赶紧放下手里的饭盒过去搭了把手。她趴在枕头上,肩膀轻轻抽动,嘴里喃喃着“要是爸妈知道了,肯定要哭坏身子”。 我才明白,她嘴里说的“无牵无挂”,全是硬撑出来的体面。她怕父母年事已高,禁不起离婚和重病的双重打击,只能自己扛下所有;她体谅姐姐的难处,从不主动开口求助,哪怕自己在病床上孤立无援。反观她前夫一家人,当初结婚时说要“相互扶持一辈子”,可她一患病,就成了必须甩掉的包袱,连最后一点情分都没留。 后来我让老公多带一份饭,每天分给她吃,婆婆也心疼这个姑娘,常跟她聊家常解闷。她慢慢愿意多说几句,说自己以前最喜欢养花,出租屋的窗台上摆了好几盆绿萝,透析回来再累,也会给花浇水;说父母身体不好,她每个月都要偷偷打钱回去,谎称自己在外地工作一切都好。“我就盼着手术能顺利,以后透析能方便点,能多活几年,多孝敬爸妈几天。”她眼里闪着光,那是对生命最朴素的渴望。 最让人心寒的是,她住院期间,前夫连一个电话都没打过。我忍不住问她“不恨吗”,她沉默了好久,才缓缓摇头:“恨过,可恨有什么用?不如省下力气养病,我还想多看看这个世界。”这话听着云淡风轻,却藏着多少无奈和心酸。婚姻里的山盟海誓,在疾病和现实面前,竟然脆弱得不堪一击。 其实她哪里是无牵无挂,她的牵挂全在父母身上,她的隐忍全是为了不让亲人担心。这个世界上,最凉薄的是人心,最滚烫的也是人心。前夫一家的背弃让人齿冷,可她对父母的孝心、对生活的执念,又让人忍不住心疼。医院是个照妖镜,照得出人性的善恶,也照得出平凡人的坚韧。 我们总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真正的感情,不就该是风雨同舟吗?如果婚姻只能共享福不能共患难,那这样的结合本身就是一场骗局。这个30岁的姑娘,用自己的遭遇告诉我们,生命或许无常,人性或许复杂,但守住心底的善良和对亲人的牵挂,就总有支撑下去的力量。 她的手术很成功,出院那天我帮她收拾东西,她塞给我一袋苹果,说“麻烦你们照顾这么久,一点心意”。看着她瘦弱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医院走廊,我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愿她往后的日子里,少些病痛折磨,多些温暖相伴,也愿那些在困境中选择背弃的人,能明白: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趋利避害,而是懂得珍惜和担当。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