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78 年,开国上将彭绍辉病逝,妻子张纬却发现遗体不对劲,当即向中央提出:解剖

1978 年,开国上将彭绍辉病逝,妻子张纬却发现遗体不对劲,当即向中央提出:解剖我丈夫的遗体。   “医生,我丈夫……不像是简单的胸膜炎。”谁能想到,张纬前一天还和丈夫彭绍辉讨论着军队建设,此刻却要面对生离死别。更让她揪心的是,作为一名医生,她认为,丈夫的症状更符合那个困扰他多年的顽疾:主动脉瘤。正是这个怀疑,让她决定,请求解剖丈夫这位开国上将的遗体。   1906年,彭绍辉出生在湖南湘潭。小时候,他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上学了。直到1928年,平江起义的枪声彻底改变了这个放牛娃的命运。   “我要参加红军!”22岁的他毅然告别家乡,投身革命洪流。在战场上,他总是不畏牺牲、勇往直前。战友们常说:“绍辉打仗不要命!”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33年,在第四次反“围剿”的霹雳山战场上,彭绍辉率领部队冲锋时,左臂连中两弹。战地医疗条件极其简陋,伤口严重感染,为了保住性命,医生不得不实施截肢手术。   醒来后的彭绍辉发现左臂空空如也,这个钢铁汉子沉默了。团长来看望他时,他却坚定地说:“一条胳膊照样干革命!”   失去左臂后,他不仅没有离开战场,反而创造了更多令人惊叹的传奇。   在抗战时期的山西,他指挥部队与日军周旋。有一次,部队需要连夜急行军一百多里。参谋想要为他准备担架,他却翻身上马:“我彭绍辉虽然只有一只手,但骑马还难不倒我!”   说着,他用残臂挽住缰绳,右手一拍马背,战马便疾驰而去。这一幕让全体将士肃然起敬。在他的感染下,部队士气高昂,准时到达指定位置,成功歼灭了一支日军部队。   彭绍辉对部队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但他同样关心每一个战士。   1940年冬天,部队驻扎在晋西北。天寒地冻,彭绍辉视察部队时,发现一个新兵的手冻得发紫。他立即叫来后勤部长:“为什么还有战士没有手套?”   “首长,物资确实紧张,我们正在想办法……”   彭绍辉打断他:“先把我办公室的火盆送给执勤的战士。我彭绍辉少一只手不怕冷,但战士们不能冻着!”   这件事在部队传开后,官兵们更加爱戴这位看似严厉、实则心细如发的首长。   新中国成立后,彭绍辉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很多人认为,这位独臂将军该歇歇了。然而,他工作起来比许多健全的同志还要拼命。   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秘书劝他注意身体,他却说:“战争年代我们失去了太多时间,现在必须争分夺秒。”   1970年,医生在体检时发现他患有主动脉瘤。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疾病,一旦破裂,就会导致致命性的大出血。大家都劝他减少工作量,他却幽默地说:“我都丢掉一只胳膊了,还怕一个瘤子?”   1978年4月,彭绍辉的病情突然加重。其实,早在几个月前,他就时常感到胸背部剧痛。但他总是强忍着,继续工作。直到疼痛已经难以忍受,他这才同意住院治疗。医院诊断为胸膜炎,进行了相应治疗。可他的病情恶化太快,在4月25号去世了。   接下来发生的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这不是出于怀疑,而是想让所有人了解这种疾病的凶险,避免类似的悲剧。解剖结果证实了张纬的判断,夺走彭绍辉生命的,确实是夹层动脉瘤破裂。   从放牛娃到开国上将,从重伤截肢到创造一个个军事奇迹,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一个人失去了手臂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斗志。   信源:人民网——彭绍辉:英勇善战的独臂虎将   文│一阳 编辑│史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