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首尔站之后,ArmUnlocked2025AI技术峰会深圳站于今日(10月30日)圆满落幕。在面对持续增长的人工智能(AI)算力需求,Arm正持续推进“平台优先”战略,在高性能、高能效及高可扩展性的底层计算架构基础上,携手产业各方共建从云到端的AI计算平台。本次峰会上,四大主题分论坛结合开发者专场共计吸引1,500余位来自产业链各环节的行业专家、企业领袖与开发者积极报名参与。现场聚焦AI计算在边缘AI、消费电子、汽车及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实践。

边缘AI:从集中处理迈向本地智能
AI的未来发展正加速向边缘侧迁移,推动边缘AI进入蓬勃发展阶段。SHDGroup《边缘AI市场分析报告》指出,到2030年,基于边缘AI的系统级芯片(SoC)市场营收规模将达到800亿至1,000亿美元;另据VDCResearch的报告,到2028年,AI将成为物联网(IoT)各类项目中应用占比最高的主导性技术。
为加速边缘AI的发展,Arm于今年年初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ArmÒv9架构的边缘AI计算平台,以ArmCortexÒ-A320CPU和ArmEthosÔ-U85NPU为核心,专为物联网应用优化,支持运行超10亿参数的端侧AI模型。该Armv9边缘AI计算平台也将纳入Arm技术授权订阅模式中的ArmFlexibleAccess方案,助力初创企业与OEM厂商加速下一代智能边缘设备的研发进程。截至目前,ArmFlexibleAccess方案已拥有300余家活跃成员,其中,中国企业超过70家,全球累计实现超400次成功流片,持续为整个生态系统注入快速创新动力。
Arm的生态伙伴正从不同领域推动边缘智能的落地。AlifSemiconductor作为首家使用ArmEthos-U85NPU的芯片供应商,正在推动ArmEthos-U系列在新兴边缘AI应用场景中的持续部署。研华科技以高性能边缘计算设备与预训练AI模型,加速工业AI的产品化进程。银河边缘科技与舆芯半导体展示了Cortex-M85与Ethos-U65为边缘侧AI在智能家电中的创新赋能。普渡科技则依托Arm架构,在服务与清洁机器人领域实现商业化突破。随着边缘计算与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AI正从云端走向边缘,为物联网注入更智能的计算动力。
消费电子设备:端侧AI体验大跃升
手机在未来个人AI场景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而集成第二代Arm可伸缩矩阵扩展(SME2)新技术的ArmLumexCSS平台的推出再度为终端AI体验注入性能动力。会中,各大手机厂商受邀畅谈端侧AI的未来。其中,vivo已在其计算加速平台VCAP中全面支持SME2,支持SME2的新硬件与其他计算单元分工协作,能够实现更高效的端侧AI异构计算;传音控股则聚焦模型小型化、端云协同与多设备算力调度,助力端侧AI实现全面普及。
此外,Arm还分享了其在WindowsonArm(WoA)方面的优势与进展,并与来自华硕、联想的专家一同拆解“下一代个人计算”的核心逻辑,共同实现强劲性能、超长续航与AI赋能体验的融合,重新定义跨平台设备的能力边界。
智能汽车:迈向“AI定义”时代
随着智能驾驶、座舱体验与整车架构同步进入“AI定义”新阶段,汽车正成为具备学习、适应与实时决策能力的AI平台。为了加速汽车行业进步与革新,Arm今年推出了ArmZenaCSS计算平台,为AI定义汽车提供标准化、可扩展且具备功能安全的计算平台,驱动汽车开发进一步“左移”。同时,Arm联合联想车计算等SOAFEE成员,构建云边协同的开发环境,加速软件定义汽车的迭代与部署。
围绕Arm平台,亚马逊云科技、楷登电子(Cadence)、德赛西威、西门子EDA等合作伙伴正从工具、芯片、软件、应用几大维度,推动智能汽车向“AI定义、软件驱动”的出行终端演进:
工具层面,西门子EDA针对SDV推出PAVE360软件,将云上“硅前开发”加速能力整合至硬件辅助验证产品,为开发提效。芯片层面,Cadence以先进IP、设计工具及系统级分析能力联合Arm加速汽车芯片与芯粒技术开发,筑牢硬件根基。软件层面,AutoCore凭车云协同架构驱动SDV发展;亚马逊云科技利用云端的虚拟工作台、生成式AI能力和生态合作伙伴助力车企降本增效;布兰矩阵用算法安全技术构建安全屏障;面壁智能基于端侧模型的意图理解能力,显著增强了智能座舱的全场景感知与主动交互能力。应用层面,德赛西威通过端侧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实现个性化体验极速响应与隐私安全强化,让技术直接服务驾乘场景。
基础设施:向融合型AI数据中心演进
在基础设施专场,Arm与产业伙伴共同探讨了AI驱动下的数据中心面临的关键变革。随着融合型AI数据中心成为基础设施发展的新阶段,通过最大化单位面积的AI算力密度,能有效降低AI运行所需的总能耗及相关成本。其中,芯粒技术是实现更高算力密度的可行路径。
从具体实践来看,依托Arm架构在性能、效率与灵活性方面的卓越表现,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将应用从x86架构迁移至Arm架构能收获诸多优势——这一点也得到了现场合作伙伴实践分享的印证。Arm架构不仅能显著提升应用运行性能,还能有效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因此迅速成为企业适配未来工作负载挑战的首选架构。事实上,目前全球数据中心已部署超10亿颗基于ArmNeoverse平台的CPU,这一数据充分凸显了Arm架构在全球数据中心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开发者专场:迈向易用高效,释放AI与跨平台开发潜能
Arm拥有全球2,200万开发者规模的生态系统,横跨手机、笔记本、汽车、云数据中心等领域在Arm平台上进行开发。为持续赋能开发者的AI创新潜力,Arm一方面在技术与开发工具上推陈出新,以图形与系统优化为例,ArmASR超分技术与神经技术将通过ArmGPU,实现移动图形的效能与创新;另一方面,Arm与生态伙伴紧密合作,为开发者打造便利、无缝的开发环境。以端侧AI为例,KleidiAI软件库已与主流边缘AI框架集成,为开发者无缝衔接底层硬件性能,打造端侧或边缘AI创新的性能根基;与微软共同在WoA的性能调优,从x86向AArch64的平滑迁移工具链的建构与技术推广等,为开发者提供全栈式知识与工具平台。
ArmUnlocked2025深圳站不仅展示了Arm在AI时代的全面技术布局,更凸显了其作为“AI计算基石”的生态凝聚力。从汽车到消费电子,从云端数据中心到边缘终端,Arm正通过“平台优先”战略,联合全球合作伙伴,构建贯通云、边、端的统一计算平台。未来,Arm将持续深化与中国产业的协同创新,加速AI技术的普惠化落地,助力千行百业迈向智能化升级的新阶段。
 
                         
                         
                         
                         
                        ![Mac我还以为Mac更新了结果就这?苹果躺着也特么中枪啊[doge]](http://image.uczzd.cn/3240397451988370488.gif?id=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