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崇祯临死前才明白:自己的死吴三桂和李自成,而是因为这个人。崇祯临死前才想清楚,真

崇祯临死前才明白:自己的死吴三桂和李自成,而是因为这个人。崇祯临死前才想清楚,真正坑了大明的不是吴三桂,也不是李自成,而是碌碌无为的“官混子”,但一切都来不及了。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北京的煤山上上吊自杀了,虽然崇祯皇帝在皇位上干得确实不怎么地,但他却用这样的方式给自己的生命乃至整个大明王朝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 崇祯帝在临死前曾经感慨地说群臣误国,但只可惜崇祯帝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而崇祯皇帝懦弱的性格,又使他没有魄力和能力去主导大明的官僚体制改革,所以,大明王朝最终才会死在一帮“官混子”的手里。 在这些职业“官混子”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崇祯朝的内阁首辅陈演,当年由于崇祯皇帝刚愎自用,内阁首辅换了一茬又一茬,直到一个叫陈演的大臣因为溜须拍马进入了内阁,崇祯皇帝的双眼这才亮了起来。 由于陈演非常清楚崇祯皇帝的性格,他平时只会说皇帝想听的、喜欢听的,对于那些逆耳的忠言陈演几乎是一个字不提,久而久之,崇祯皇帝就被陈演关在了一个巨大的信息茧房之中。 当年崇祯帝为了让官军有军需物资抗击农民军,不得不选择向朝廷内部的官员们募捐,结果,作为内阁首辅的陈演第一个跳出来哭穷,说自己根本没有多少钱可以捐给朝廷。 首辅大臣都这样了,其他的大臣自然也是该推责的推责,该摸鱼的摸鱼,最后崇祯皇帝这套雄心勃勃的计划只能够被迫搁浅。 更加讽刺的是,在李自成的起义军攻破北京城以后,大家从陈演的府里搜出了几十万两白银,由此可见,陈演并不是没有钱,他只是没有对大明王朝的那一份忠心罢了。 而更重要的是,李自成之所以会率军攻破北京,陈演也是要负很大责任的,当初如果不是陈演一个劲的反对调吴三桂的大军入关,李自成的起义军根本不可能轻而易举地打到北京城下。 结果,最后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了,吴三桂也干脆开关放满人的部队入了中原,整个中原陷入了大乱斗的氛围之中,这一切都离不开陈演那些误国误民的建议。 在北京城被攻破的前夕,崇祯皇帝罢免了陈演的首辅之位,这个时候的陈演当然也不稀罕给崇祯继续当首辅了。 他此时唯一想做的事就是从李自成的刀口下逃得一条性命,可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又怎么会放过他呢? 最终陈演被农民军的士兵抓获,然后直接被处死了,这个曾经被崇祯皇帝视作宝贝疙瘩的大臣最终没有像崇祯帝本人一样,为大明流干最后一滴血,反而是这么窝窝囊囊地死在了乱世之中。 崇祯帝在煤山上吊的结果虽然令人叹息,但是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崇祯皇帝也不是完全没有责任的。 如果不是他刚愎自用、搅乱朝纲,局势或许不至于发展的那么糟糕,而明朝多年存在的问题也不是他能一朝一夕解决的。 参考资料: 《明崇祯时期阁臣军政权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