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80年,广州军区保卫部抓了总医院护士长,护士长蛮横地说:“你们怎么敢抓我?”

1980年,广州军区保卫部抓了总医院护士长,护士长蛮横地说:“你们怎么敢抓我?”一个干部冷笑道:“你干了什么,你自己清楚!”   1980 年广州军区保卫部审讯室,周晓琳盯着桌上的电台残件,脸色骤变。   前一秒她还拍桌喊 “我爸妈是老干部,你们不敢抓我”,此刻却攥紧了衣角。   这台印着细小划痕的设备,藏着她 “晓风” 代号背后的秘密,也牵出另一个代号 “367”。   “367” 是李俊敏的特务代号,这个名字早在 1978 年就被台湾军情局记下。   那年他 22 岁,因街头斗殴关在台北土城看守所,却被陈惟诚找上门测智力、查家底。   从看守所出来,他直接进了淡水沙伦秘密据点,填表宣誓加入特务队,成了 “308” 学员。   三个月的永和市训练营里,徐嘉新教他情报分析、跟踪绘图,结业就授了少尉军衔。   1979 年他改代号 “428”,第一次出任务 “晨星作业”,却在澳门黑沙湾被抓遣返。   没被查出泄密,李俊敏运气好,升为 “长风站” 副站长,换了新代号 “367”。   1980 年 2 月,他带着假证和泰币,从云南潜入,辗转到上海,再坐火车去广州。   2 日中午的 92 次软座车上,他化名陈志,用略带南方的普通话搭话周晓琳。   那时周晓琳刚看完未婚夫,作为总医院护士长、连级党员,她没多想就聊了起来。   谁能想到,这场偶然邂逅,会让她一步步走进 “367” 设下的圈套。   接下来七天,李俊敏以 “表弟” 名义留下,周晓琳陪他逛街、看电影、去医院舞会。   他送欧米茄手表、五百块现金,她收下时只当是普通朋友的馈赠。   直到某天,李俊敏亮出底牌:“我是台湾来的,需要你帮忙拿点医院的名单。” 周晓琳当场慌了,让他赶紧走,可李俊敏却塞给她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听这个,有代号。”   那晚,李俊敏在宿舍用设备发信号回台湾,称 “策反成功”,周晓琳有了新代号 “晓风”。   “晓风” 起初还犹豫,觉得家里有背景能护身,可架不住李俊敏的威逼利诱。   她开始从医院档案室偷抄住院名单,上面有不少伤愈军官的信息,记满小纸条。   深夜,她在宿舍关起门,拧开李俊敏后来送的小型电台,按密码发送信息。   那些嗡嗡的短波信号,没逃过军区保卫部的监听 —— 早在年初,异常信号就被盯上了。   保卫部从搜天线、查电力,到跟踪周晓琳的消费记录,慢慢锁定了她。   1980 年 2 月 5 日凌晨,行动小组直奔护士宿舍,周晓琳被控制时还在嘴硬。   直到保卫干部摆出证据:购物发票、茶馆照片、电台残件、信号日志,全对得上。   她终于扛不住,交代了从火车邂逅到发报的全过程,还供出李俊敏藏在上海闸北。   保卫部连夜赶去上海,11 月 8 日上午,化名邓刚的李俊敏在北站买粮票时被抓。   这个代号 “367” 的特务,没完成 “建交通线、摸情报” 的任务,反而栽了跟头。   审讯中,李俊敏交代了台湾特情室的联系渠道和海外通讯地址,还译了监听密码。   周晓琳因涉案情节较轻,另案处理;李俊敏却想吞氰化钾自杀,幸好被及时发现。   1982 年 5 月 19 日,上海中院判李俊敏无期徒刑,他的特务生涯彻底终结。   2006 年李俊敏获准回台,面对的是媒体围堵和家人疏离,日子过得冷清。   周晓琳服刑八年后出狱,没再提及过去,只是低调生活,成了普通市民。   如今再提这起案件,人们更记得其中的警示:无论出身如何,都得守住底线。   周晓琳的 “晓风” 代号成了过去,李俊敏的 “367” 也只留在档案里。   那个年代的特殊案件,像一面镜子,照出投机者的下场,也显露出保卫体系的严密。   没有谁能靠身份特殊凌驾于规则之上,这便是此案留下的最深刻的教训。   信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