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从明朝萨尔浒大战一直到太平天国战争,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3

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从明朝萨尔浒大战一直到太平天国战争,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300多年,杀伤满蒙骑兵最多的将领就是名不见经传的——任柱! 任柱在战争中中弹倒下时,清军终于等来了反击的机会。 此前的几年里,清朝引以为傲的满蒙骑兵在他的带领下连连吃亏,朝廷那些曾经横扫各路叛军的主力部队,被一个出身普通的任柱打得节节败退。 捻军的普通成员和老百姓们都没想到,原本蹬三轮、搬盐货的小伙,竟然有这么大的本事,把一支农民队伍变成了让清军都头疼的精锐骑兵。 满蒙骑兵那可是清朝的王牌,古时候打仗一靠骑兵快、冲锋猛,清军能打下这么多地盘,很大程度上也是靠这些马队。 后来到了太平天国乱世,清军依旧靠他们压制反抗,无论是对太平军还是地方暴乱,都是先靠蒙古和东北的马兵冲阵。 但这些威风骑兵,在和任柱碰了头以后局面彻底变了。 任柱做的事不在于只打一场赢一场,而是让清军多年累积的战力一天比一天被瓦解,靠着灵活出击、迅速撤走的打法,轻松避开强敌锋芒,反手痛打对方软肋。 有一回战场选在河南羊山集附近,任柱出其不意击溃了僧格林沁的骑队,还让蒙古亲王带着少数骑兵狼狈脱逃。 很快第二年,任柱又在李家庄打败了清军有名的察哈尔八旗,把领头的伊什旺布也带走了命。 连续交手让清朝高层感到压力,这帮当年打进中原的骑兵,竟然吃亏在个民间头目手里,这种落差说出去谁信? 当年太平天国的几十万大军碰上清军马队也是步步败退,不到最后关头直接缴械投降。而任柱却总能带着捻军转危为安,还成了清军口中的心腹大患。 尤其是安徽沙河那一仗,黑龙江的马队几乎全部被任柱消灭掉,能冲出去的只是乏力残兵。 这一连几次打击下来,清军的马兵根本喘不过气,传统那套“马踏江山”的做法对捻军完全失效。 不少老将领命丧沙场,骑兵队伍也变得越来越惨淡,朝廷紧跟着就开始琢磨怎么解决掉任柱。 任柱对战清军骑兵从不硬拼,他靠的不是人多势众,而是把队伍练得格外灵活,遇到追上来打不过的时候就躲开,等机会成熟再出击。 清军反应还没过来,就被捻军机动小队冲乱了阵脚。几场重战下来,朝廷已经摸清,任柱要是不处理掉,清军的马队根本无法恢复元气。 后来在高楼寨等地,又一个骑兵主力集团在任柱手里栽跟头,老牌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最终也没能保住手下。 李鸿章说这十年里,清军的东北和蒙古马兵几乎都在任柱手下败光,让人感慨一个平民将领能扭转三百年来的骑兵历史流向。 和太平天国对骑兵的束手无策正好形成对比,捻军用民间智慧找到一条查漏补缺的路,靠灵活的战术和对地形的了解不断打破清军的套路。 最终清军花钱收买了任柱身边人才让任柱倒下,不到两个月失去主心骨的东捻军也被清军一口吞掉,另一位首领赖文光也落入敌营。 任柱带给清军的伤害,不只是让满蒙骑兵成了历史,更让清朝统治者第一次正视民间起义的凝聚力。 等到清军重建马队时,战局早已天翻地覆,任柱和捻军已经远去,但他们留下的冲击一直延续到清朝最后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