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11月6日报道:“荷兰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表示,不再为过去几周内在中国生产加工的产品提供质量担保。安世半导体荷兰方面周四(11月6日)宣布,不能再保证在10月13日之后在中国进行进一步加工的半导体是正品,并且符合质量要求。同时,安世半导体表示对解决这场危机持乐观态度。” 评几句:荷兰安世半导体的这一决定,本质是荷兰政府以政治手段剥夺中资控制权后,试图割裂产业链的后续操作,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与全球供应链稳定。作为安世70%封测产能的承载地,中国工厂通过降本增效让这家“欧洲弃子”成长为全球车规级芯片核心供应商,如今却遭“质量担保”话术打压,完全是地缘政治凌驾于商业契约的不公之举。 对中国而言,这场博弈既是压力也是机遇。中方不仅通过出口管制、稀土审查精准反制,更推动安世中国以“优先保内、人民币结算、自主运营”重塑规则,牢牢掌握实际控制权;国内首款全流程国产化车规级MCU芯片的量产,更印证了自主替代的加速落地。这再次证明,中国的核心利益从不是靠妥协换取,而是在合法反制中坚守底线,在产业升级中筑牢底气,任何试图以政治手段割裂产业链的行为,最终只会让自身陷入被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