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300斤野猪“猪五妹”走红!这可不是普通野猪,它在江门观音寺周边“定居”多年,早成了当地人的老熟人。只要游客递上它最爱的苹果,圆滚滚的身子就会往前凑,游客跟它打招呼,它也会用肢体动作回应! 去过江门观音寺的人都知道,找“猪五妹”不用特意打听,顺着游客的笑声往寺庙后山走,准能看到那个圆滚滚的身影。上周我去观音寺祈福,刚走到山门口,就听见一阵此起彼伏的“哇”声。循声望去,只见一棵大榕树下,一头比成年猪还壮实的野猪正围在游客中间,灰黑色的鬃毛油光水滑,肚子圆得像充了气的皮球,四肢短短粗粗,走起来一扭一扭,活像个移动的“毛绒大水缸”。 “这就是猪五妹!快给它递个苹果试试!”旁边的本地大叔笑着递过来一个红苹果。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没想到猪五妹一点都不怯生,鼻子嗅了嗅,就温顺地凑过来,用粗粝的舌头卷走苹果,整个过程动作轻柔,还轻轻用额头蹭了蹭我的手心。旁边的小朋友吓得躲在妈妈身后,见它毫无攻击性,又试探着伸出小手摸它的背,猪五妹竟停下脚步,微微低下头,像是在配合互动,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观音寺的住持师傅告诉我,猪五妹来这里已经快五年了。第一次出现时,它还只有几十斤重,瘦得皮包骨头,在寺庙后厨附近徘徊找吃的。师傅们看它可怜,就每天给它留些玉米、红薯,慢慢的,它就赖在这儿不走了。“一开始我们也怕它伤人,毕竟是野生动物,”师傅笑着说,“没想到它通人性得很,知道游客和师傅们对它好,从来没发过脾气,时间久了,就成了寺庙的‘特殊弟子’。” 猪五妹的“走红”,全靠它讨喜的性子和标志性的互动。它好像能听懂人话,游客喊“猪五妹,过来”,它就会摇着尾巴慢悠悠走过来;有人举着手机拍照,它还会停下脚步,转过头摆出“侧脸杀”,圆溜溜的小眼睛亮晶晶的,憨态可掬。不少游客专门冲着它来,带一大袋苹果、香蕉,喂完还会跟它合影,视频发上网,很快就吸引了百万点赞,网友们纷纷留言:“这哪里是野猪,分明是成精的‘吉祥物’!”“想去观音寺撸猪祈福!” 走红后,猪五妹成了江门的“网红打卡点”,观音寺的游客量比以前翻了好几倍。周边的村民也跟着沾了光,山脚下的小卖部、农家乐生意好了不少,老板们都说:“以前来的都是祈福的香客,现在好多年轻人专门来喂猪五妹,我们的苹果、矿泉水都卖得特别好。”但大家都有个默契,只给猪五妹喂新鲜的水果和粗粮,从没人喂高油高盐的零食。有次一个游客想喂火腿肠,被旁边的村民连忙制止:“可不能喂这个,五妹吃惯了清淡的,吃坏肚子就不好了!” 让人暖心的是,当地人对猪五妹的保护格外用心。观音寺专门在后山划定了“投喂区”,设置了提示牌,提醒游客文明互动,不要追逐、拍打猪五妹;村民们会定期上山检查,看看有没有尖锐的垃圾会伤到它,遇到下雨天,还会给它准备遮雨的棚子。有一次猪五妹不见了三天,村民们都急坏了,分头进山寻找,最后在一处山洞里发现了它——原来它生病了,没力气出来觅食。大家赶紧联系了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给它做了检查,喂了药,直到它恢复精神,才放心让它回到寺庙周边。 其实,野猪本是野生动物,生性警惕,但猪五妹能和人类如此亲近,背后是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观音寺的师傅们心怀善意,给了它安身之所;游客们尊重生命,文明互动;村民们守护着这份和谐,不让它受到伤害。反观有些地方,野猪因为觅食扰民引发冲突,而在这里,猪五妹成了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让大家在互动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不过,也有人担心,过度投喂会让猪五妹失去野生动物的本能,依赖人类生存。对此,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定期监测猪五妹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范围,指导大家科学投喂,既保证它的安全,也不让它完全脱离自然。“只要把握好度,人类和野生动物完全可以和谐共处,”工作人员说,“猪五妹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猪五妹的走红,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憨态可掬,更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在追逐名利,却忘了停下脚步,感受身边的小美好。一头野猪,一座寺庙,一群善良的人,用最纯粹的互动,温暖了无数人的心房。它就像观音寺的“吉祥物”,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欢乐,更传递了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的理念。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