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快报!快报! 泰国宣布了 2025年11月8日,泰国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委员会发

快报!快报! 泰国宣布了 2025年11月8日,泰国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委员会发布报告:自2015年启用以来,10个边境经济特区累计吸引投资548.2亿泰铢(约121.8亿元人民币),已获批132个项目,覆盖服装、塑料、汽车零部件等多个产业。 这笔钱摊在十年、10个特区和132个项目上,单个项目平均投入其实不高。对比东部经济走廊超五百亿美元的外资规模,边境特区的发展节奏明显偏缓。 特区里7700多家新注册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没有龙头企业牵头,这些零散的加工厂很难聚成产业集群,完整的产业链自然就搭不起来。 泰国政府一直没松劲,不仅把扶持产业从72类扩到89类,企业税最多能减免13年,基础设施建设也完成了89%。达美索高速公路、美索机场升级这些项目都已落地,实实在在给跨境贸易铺路。 但瓶颈还是很明显,泰北部分边境府的道路密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有些地方电力供应不稳,像当地的汽车零部件厂,就常因熟练工人不够耽误扩产进度。这些短板,让好政策的红利没能完全发挥出来。 其实两者定位本就不同,边境特区瞄准的是柬老马缅四国市场,走的是“多点辐射”的跨境合作路子,而东部经济走廊主打高科技产业,走的是“单核爆发”的模式。 我发现,特区的核心价值不在规模,而在区位。登猜—清莱—清孔双轨铁路正在建,2028年通车后,就能打通泰北到中国云南的物流通道,这才是未来最大的机会。 对中资企业来说,这里的机会藏在细分领域里。像达府的橡胶深加工、宋卡的海洋经济,既符合当地产业基础,又能靠跨境物流降低成本,比挤在东部经济走廊更有差异化优势。 目前,在132个获批项目中,投资委员会重点推动的84个已经落地,涉及汽车、医疗保健等领域。等2026年那空帕侬边境交通中心这些项目完工,基础设施的短板还能再补上一块。 边境特区的发展从来不是短期冲刺,而是长期布局。只要稳稳夯实基建、稳住政策预期,这548.2亿泰铢的积累,早晚会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扎实基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