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德媒表示,中国这几年在台海越来越强硬,是因为觉得美国不敢真的动手,但这次美军在伊

德媒表示,中国这几年在台海越来越强硬,是因为觉得美国不敢真的动手,但这次美军在伊朗的行动证明,美国军力依然强大,可能会让中国重新掂量掂量。 德媒口中的美军伊朗行动,指的是不久前美军针对伊朗军事设施发起的精准打击。当时美军从阿拉伯海的 “艾森豪威尔” 号航母出动 24 架 F-35C 战斗机,配合驻卡塔尔乌代德基地的 B-52H 轰炸机,在短短两小时内摧毁了伊朗西南部 3 处导弹发射阵地和 1 座雷达站。 行动中,美军还首次实战部署了 AGM-183A 高超音速导弹,其 10 马赫的突防速度让伊朗防空系统来不及反应,整场行动未损失一兵一卒,这种高效打击能力被德媒解读为 “美军战力不减的直接证明”。 德媒之所以将这两件事关联,源于对中国台海政策的观察。近三年来,中国在台海的军事活动频率显著提升。 仅 2024 年就有 1200 余架次战机、300 余艘次舰艇在台海周边活动,其中 055 型驱逐舰 “拉萨舰” 曾多次穿越宫古海峡,“福建号” 航母更是在台湾东南海域完成了首次电磁弹射舰载机训练。 在政策表态上,中国明确划出 “台独即战争” 的红线,出台《反分裂国家法》修订案,还对向台出售武器的外部企业实施制裁,这些被德媒归为 “强硬信号”。 德媒分析认为,中国的底气部分来自对美国 “战略模糊” 政策的判断。美国对台政策长期游走在 “协防” 与 “不介入” 之间,2023 年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兵棋推演显示,若美军介入台海冲突,三周内就可能耗尽 5000 枚远程导弹,且补充周期长达两年以上。 加上美国国债已超 35 万亿美元,军费开支占 GDP 的 3.5%,财政压力让其难以支撑大规模战争,这些都让外界觉得美国在台海 “动口不动手”。 但美军在伊朗的行动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此次行动中,美军展现了全球快速部署能力 —— 从命令下达到打击结束仅用 72 小时。 涉及航母战斗群、战略轰炸机、海外基地等多维度协同,后勤补给更是依托中东预置军火库实现即时响应。德媒特别强调,这种实战能力与兵棋推演中的 “纸面消耗” 形成反差,证明美军仍保有高强度作战的底气。 不过深入看会发现,台海与中东的战略环境存在本质差异。中国的反介入 / 区域拒止体系已相当成熟,东风 - 21D、东风 - 26 等 “航母杀手” 导弹射程覆盖台海及周边海域,能对靠近的美军航母形成直接威慑。 中国海军总吨位虽不及美国,但舰艇多部署于西太平洋,补给线短且响应迅速,而美军在印太的 300 多个军事基地分散了兵力,难以集中优势。更关键的是,台湾是中国核心利益,而中东对美国而言是 “重要利益区”,两者的战略优先级截然不同。 美国内部对台海介入的分歧也未消失。主张 “战略清晰” 的派系虽呼声渐高,但更多人担心 “战略清晰” 会给 “台独” 势力开 “空白支票”,反而引发冲突。民调显示,60% 的美国人不愿在台海问题上动武,这种民意基础让美军的 “强硬行动” 难以复制到台海。 德媒的观察提供了外部视角的解读,但台海局势的核心从来不是中美军力的简单比拼。中国在台海的立场始终基于主权原则,所谓 “强硬” 本质是对分裂势力的震慑,而美国的军事行动更多服务于全球霸权布局。两者的逻辑出发点不同,最终的战略考量自然也不会因单一事件轻易改变。 台海不是中东,中国更非伊朗。 五角大楼《2024年军力报告》坦承:解放军火箭军已部署东风-41洲际导弹和巨浪-3潜射导弹,高超音速武器东风-17可穿透所有现役反导系统。 这些国之重器背后,是14亿人维护统一的钢铁意志:"以武拒统,只有死路一条!

评论列表

用户69xxx96
用户69xxx96 1
2025-11-17 16:51
像德国、日本这样子投降之国都当年被美国人打怕了才臣服于美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