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赶紧上去!”
初冬的天津海河畔,65岁的吴连仲大爷浑身湿透,托着落水的年轻女孩急切地喊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严厉。这句听起来有点“冲”的话,却让获救女孩小晴(化名)终生难忘——在她最绝望的时刻,正是这位天津大爷和他的同伴毫不犹豫跃入冰冷的河水将她救起,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危急时刻,他们毫不犹豫一跃而下
11月12日12点多,天津狮子林桥畔海河东路侧的亲水平台上,一声惊呼划破了往日的宁静——“有人掉河里了!”来津旅游的小晴不慎滑入河中,在刺骨的河水中拼命挣扎。
此时,吴连仲和孙锦中两位大爷正和一群老伙伴在海河边踢毽子。这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每天都会在这里锻炼身体。听到呼救声,离落水点最近的吴大爷和孙大爷连一秒钟都没有犹豫,衣服没脱,手机没掏,直接跳进了河里。
“我们天天在这里锻炼,对河道很熟悉,通常河底有暗流,能看见人还好救,一旦看不见人了,救援会非常困难,命都可能保不住。”孙大爷回忆,当时看到小晴在河里挣扎,两位大爷来不及商量,就不约而同跳进河里,“第一个想法是先把她‘提溜’住了。”
“提溜”这个词一说出来,就能看出两位救人的大爷,必然不是等闲之辈。
救援有方,展现生命至上的担当
吴连仲和孙锦中两位大爷,今年都是65岁,泳龄也都在20年以上。他们二人水性好经验丰富,因此遇事才敢于出手相救,而且知道怎么救。
“救人有技巧。”孙大爷说道,“不能迎头去拉,人在恐惧时会死死拽住你。最好是从后面或侧面拽住落水者的脖领子。”所以,在现场,两位大爷一个在前面拽,一个在后面推,再加上岸上的老伙伴也纷纷伸出援手,短短几分钟就把小晴救了上来。谈及水下险情,孙大爷补充了不为人知的一幕:二人身着棉衣跳入河中,衣物浸水后顷刻间重如铅块,让每一个动作都变得异常艰难。
人救上来了,吴大爷却“吼”了被救的姑娘。“那句‘赶紧上去’我确实是着急了。”吴大爷后来解释,“生命多宝贵!只有一次,一定要珍惜爱护。你出了事,家人怎么活?”这句看似严厉的话,背后是老人对生命的无限尊重。
被救的小晴回忆,当时不应该离河边这么近,没站稳,“脚一踩空瞬间就翻下去了,一掉下去,水就没过头顶了,心里特别慌。”她说当时憋了一口气,还在想办法换气的时候就被大爷抓住了,“他们救援速度太快了!给大家添麻烦了,真的很不好意思。”
善良本色,诠释天津人的豪爽热肠
百密一疏。这两位救人大爷,水性好,遇事冷静不慌乱,唯独忘了自己衣服里还有手机——上岸后经人提醒,才想起来这事,可惜发现的时候,两人的手机都进了水,吴大爷的手机屏幕还碎了。
被救的小晴过意不去,多次表示要赔偿,吴大爷最初坚决不要,后来实在拗不过,在小晴的坚持下才收下一点维修费。
“我觉得这事没啥。”孙大爷朴实地说,“天津人谁赶上这种情况都会伸手,只要赶得上,肯定不会不管。”吴大爷则道出了他最真挚的祝福:“我祝福亲人朋友一辈子活好六个字——平安、健康、快乐。”
孙大爷后来透露的一个细节,让这次救援更显惊险与巧合:他们平日锻炼通常在11点半左右结束,而事发当天正因多练了会儿,才恰好在现场救下了小晴。吴大爷说:“事情就发生在眼前,我们不下去谁下去?就四个字,义—不—容—辞!”这话说得好!响亮!通透!
同样值得感谢的,还有天津姑娘小杜,当时她正在河边散步,最先发现了险情,其大声呼救及时惊动了踢毽子的老人,为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她还用手机记录下全过程并第一时间报警,为这场成功的救援增添了一份温暖的力量。
如今,海河畔锻炼身体的大爷大妈依旧每天准时出现,他们不仅是这座城市里的健身爱好者,更是咱天津的母亲河畔随时准备挺身而出的守护者。一句“义不容辞”,道出了天津人刻在骨子里的豪爽与善良。河水刺骨,却冻不住天津大爷火热的心;声音洪亮,吼出的是对生命最深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