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012年,崩牙驹出狱后找到小弟洗米华说:“当初我借你三千万,如今我要十分之一的

2012年,崩牙驹出狱后找到小弟洗米华说:“当初我借你三千万,如今我要十分之一的股份,不过分吧?”小弟:“我只能还钱,股份不行。” 当年崩牙驹在澳门道上可是响当当的人物,那时候他手里最管用的不是钱,而是“人情”。在那个讲江湖道义的年代,谁欠了他的人情,就等于欠了一笔必须还的债,这份人情能撬动的资源,远比现金管用。 洗米华还没发迹的时候,就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小人物,想做点事业却缺启动资金,四处碰壁后找到了崩牙驹。崩牙驹也够讲义气,没多犹豫就写了张纸条给中间人“东哥”,就凭着这张纸条,洗米华不仅拿到了三千万现金,还搭上了不少平时根本够不着的顶级人脉。 这笔钱对洗米华来说,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而在崩牙驹心里,这可不是单纯的借贷,而是一笔长期的“人情投资”,他觉得等洗米华发达了,自然会记得这份知遇之恩。 可命运弄人,崩牙驹后来因为涉黑等罪名被判了重刑,一蹲就是十四年。 这十几年里,外面的世界早就天翻地覆,澳门的江湖气慢慢淡了,商业资本开始说了算,而洗米华正好踩准了这个时代的节奏。 他拿着当年那三千万做本金,脑子特别活,搞出了针对赌客的创新借贷模式,又靠着赌王四太梁安琪的关系,迅速积累了原始资本。之后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从澳门的贵宾厅一路扩张到菲律宾、柬埔寨的网络博彩,还涉足娱乐和地产,硬生生打造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身家飙到百亿,成了澳门商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需要靠崩牙驹纸条借钱的小弟了。 2012年,崩牙驹刑满释放。走出监狱的他,看着眼前早已陌生的澳门,心里惦记的还是当年对洗米华的那份情分。在他看来,洗米华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当年自己那三千万和搭线的人脉,现在对方成了百亿富豪,自己向他要太阳城集团10%的股份,不过是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回报,一点都不过分。 可他万万没想到,洗米华的回应冷静又疏离,只表示愿意归还当年的三千万本金,甚至可以多给一些利息,但股份绝对不能给,理由是公司股权结构复杂,不是他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崩牙驹这才明白,十几年的时间,不仅改变了外面的世界,也改变了洗米华。在他眼里重如泰山的“人情债”,在洗米华的商业逻辑里,早就成了可以用现金结清的“历史成本”。 洗米华早就跳出了当年“大哥小弟”的江湖圈子,他信奉的是资本规则,眼里只有利润和股权,那些无法量化的江湖道义,在他看来都是多余的负担。他很清楚,还钱只是结清一笔有上限的旧账,而分股意味着要让渡公司未来无限的收益权,这是资本的“排他性”决定的,根本不可能因为当年的人情就妥协。 甚至在崩牙驹出来之前,洗米华还特地去咨询了崩牙驹的老对头“水房赖”,这一步棋也彻底表明,他早就不想被当年的人情所捆绑,只想在纯粹的商业利益里打转。 被拒绝后的崩牙驹,心里大概也清楚了自己的“人情货币”已经过期贬值。 后来他为母亲举办八十寿宴,特意邀请了向华强、梁安琪这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想借着这场宴会彰显自己还有当年的威望,可作为最该到场的“债务人”洗米华,却全程缺席。这场原本想挽回面子的宴会,最后成了一场尴尬的独角戏,也让崩牙驹彻底明白,属于他的那个江湖时代,真的过去了。 不过崩牙驹也算拎得清,十几年的牢狱生活,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国家公权力的威严,也学会了敬畏规则。出来后他再也不碰博彩那些灰色地带,反而成立了合法的“洪门文化协会”,规规矩矩地做着正当生意,在法律框架内寻求发展,算是及时止损,找到了和这个时代共存的方式。 而洗米华却在成功的光环里迷失了方向,巨大的财富让他产生了资本能搞定一切的错觉。他的太阳城集团号称年流水高达八千亿港元,可这庞大数字的背后,却是组织中国公民参与跨境赌博、洗钱等一系列违法勾当。他以为自己的商业帝国坚不可摧,却忘了最根本的底线,法律。 2021年11月,警方的雷霆抓捕划破了澳门的平静,他那个看似牢不可破的商业帝国,在国家公权力面前不堪一击,一夜之间崩塌,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资产,全成了他违法犯罪的铁证,他自己也身陷囹圄。 回头看这两个人的命运,其实早就写好了答案。 崩牙驹信奉的江湖人情,在资本时代渐渐失了效,但他认清现实后守住了法律底线,最终保全了自己;洗米华玩转了资本游戏,却无视国家法律这一终极规则,最后落得满盘皆输。 这大概就是时代变迁的真相,不管是江湖道义还是资本逻辑,最终都得在国家法律划定的框架内行事,守规则才能走得远,这是永远不会变的道理。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拿崩牙驹3000万转头翻脸不认人,洗米华的人生活该当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