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好了,日本入常要没戏了,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中国代表傅聪表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极其错误,极为危险,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这是对国际正义的挑衅,这样的国家根本没资格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拥有一票否决权,要想入常,必须获得5个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现在中国如此表态,不管其他4国怎么投票,中国这一关就过不去! 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在核心议题中具有关键作用,尤其是“入常”这类议题,任一常任理事国的反对均可直接否决申请。2005年日本联合德国、印度、巴西共同申请入常,因中国与美国持反对态度,未进入投票环节。 傅聪的表态有明确背景,高市早苗近期的相关言论已触及中国核心利益红线。11月7日日本国会预算委员会上,高市早苗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即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暗示自卫队可能以军事手段介入台海事务。 这是1945年日本战败后,在任首相首次明确表态可能军事干涉台海,打破了战后日本在涉台问题上长期保持的“模糊克制”外交传统。 日本的相关表态已转化为实际军事行动,高市早苗政府将防卫费占GDP比例提升至2%作为核心目标,2025年度初始预算8.5万亿日元,叠加相关经费后达9.9万亿日元,按计划补充预算后可达成2%的目标。 对比1990年1%的占比,当前防卫费增幅显著,背后的扩军倾向较为明显。日本同时推进国产核潜艇研发,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2025年10月已批准向菲律宾出口价值2亿美元的巡逻舰。 从历史维度看,日本“入常”始终缺乏一个关键前提——正视历史。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核心职能是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其成员主体为二战胜利国。 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尚未彻底清算法西斯残余势力。 就台湾问题而言,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台湾归还中国”,1945年《波茨坦公告》予以确认,这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是对历史决议的直接违背。 同为二战战败国,德国的历史态度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德国战后彻底清算法西斯势力,前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道歉,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谅解。 而日本方面,高市早苗作为右翼势力代表,多次参拜供奉有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未能正视历史的国家,难以承担常任理事国应尽的责任。 2021年美军从阿富汗仓促撤军的事件,已让其盟友认识到这一导向。即便美国公开支持日本入常,中国凭借安理会否决权仍可阻止其入常进程,这体现了常任理事国在关键议题上的否决权效力。 地缘政治层面,日本的相关立场未获得广泛支持,东盟国家普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曾表示“台海问题是中国内政,外部介入会加剧地区紧张”。 日本国内亦存在反对声音,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表示“炒作台海危机是为扩军寻找借口”,2025年11月15日东京曾爆发抗议活动,民众以“反对战争”为诉求表达对政府政策的不满。 经济实力并非“入常”的决定性因素,2025年数据显示,中国是日本半导体材料最大采购方,光刻胶、高纯度硅晶圆等产品对华出口占比超70%;文旅领域,中国游客消费占日本外国游客消费总额的四分之一。 若日本持续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挑衅行为,中方若升级反制措施,将对日本经济造成影响,其通过经济手段争取支持的能力也会受限。 军事层面,日本与中国存在明显差距,中国海军总吨位约为日本的3倍,火箭军东风-26导弹已公开战备巡航,覆盖第一岛链的区域拒止能力已形成。 日本计划到2027年度将防卫费提升至11万亿日元,但与中国国防力量相比仍有差距。前首相石破茂曾表示,“宣称介入台海可能激化矛盾,得不偿失。” 傅聪的表态也澄清了一个常见认知误区:日本“入常”并非时间问题。安理会扩容至今未形成明确方案,即便启动扩容进程,历史认知、地区支持度等均为核心评估指标。日本当前既未解决历史问题,又存在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不符合“入常”的基本条件。 2025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暨台湾光复80周年,中国在联合国明确反对日本入常具有特殊意义,既维护了国家主权,也彰显了捍卫战后国际秩序的立场。 日本若希望推动“入常”进程,需优先正视历史问题,以实际行动获得国际社会信任,而非通过扩军或干涉他国内政积累所谓“资本”。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核心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而非单纯的“荣誉称号”。日本未能遵守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基本准则,不符合常任理事国的资质要求。 傅聪的表态明确传递出中方立场:日本若要实现“入常”,需先做到尊重他国主权、正视历史问题,否则难以获得中国的支持。 MCN双量进阶计划 信息来源:中国代表:日本根本没有资格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日报网2025-11-19 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