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正义执言却遭围殴 李圣律师遇袭案宣判 4名施暴者获刑! 谁能想到,帮当事人维权的律师,竟会沦为故意伤害案的原告?李圣律师的遭遇,让无数人看清了维护正义的沉重代价。 2024年6月27日,李圣律师下班途中突遭意外——4名陌生男子蓄意围殴,主犯王某不仅亲自动手,还指使他人拍摄施暴视频,事后向参与者支付报酬。并非网传的"轻推躲闪",而是毫无防备的恶意袭击,导致李圣律师三根肋骨断裂,身体多处受伤。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场袭击并非偶然。彼时李圣正全力代理长治icon"狗咬人引发命案"案,为当事人的正当防卫辩护,始终坚守法律底线追查真相。施暴者的嚣张行径,无疑是对司法公正的公然挑衅。 案件审理过程一波三折,李圣律师带伤维权,既要承受身体的剧痛,又要应对案件中的各种阻力。但他从未退缩,始终坚信法律会还自己一个公道。2025年6月24日,法院当庭宣判:4名被告因故意伤害罪icon分别获刑1年6个月至1年9个月。 不过李圣律师对判决结果提出异议,认为案件应定性为寻衅滋事罪,且量刑偏轻,当庭表示将提起申诉。这份不妥协的坚持,正是法律人对正义的执着守护。 故意伤害与寻衅滋事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有明确针对性,施暴者为阻挠案件而随机围殴,更符合寻衅滋事“破坏公共秩序”的特征。 数据显示,近十年媒体报道的64起律师遇袭事件中,43%与代理维权类案件相关,不少是为阻止律师追查真相。 律师执业本是守护公平的防线,暴力袭击不仅伤害个人,更冲击法治根基,需让施暴者付出更匹配其行为的代价。 守护正义不能让法律人独自承压,唯有严惩针对性暴力、明晰案件定性,才能让律师安心执业,让法治底线不被挑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