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广东,一女子发现楼下的便利店挂横幅清仓甩卖,说是要当晚搬走,结果第二天继续开门营

广东,一女子发现楼下的便利店挂横幅清仓甩卖,说是要当晚搬走,结果第二天继续开门营业,还换了新的横幅,女子觉得有趣,就连续拍了十几天,结果等店铺真的关门时,女子心里反倒还有点失落了。网友:什么?居然会真的走啊! 十二天前,这家开了三年的便利店突然挂起大红横幅,喇叭里反复喊着“今晚交铺,全场清仓,马上搬走”。林女士当时刚买完酱油出来,听见这话差点笑出声。街头巷尾“最后三天”喊一年的套路见多了,谁会真信?她特意绕到门口看了眼,老板正踩着梯子换横幅,额头上全是汗,见人就咧嘴笑,那模样倒挺实在。 结果第二天早上,林女士路过时差点乐喷,店铺照常开门,横幅换成了“车已在途,打包就走”。她掏出手机拍了张照,发到公司群里调侃:“这老板套路挺新,明天该说‘票已买好’了吧?”群里同事全被逗乐了,有人让她每天更新,俨然成了“追更现场”。从那天起,林女士每天下班都特意绕路过来,就为看老板又编了啥新文案。 这老板像是开了“文案外挂”,横幅内容天天不重样。从信誓旦旦的“今晚10点准时撤”,到紧迫感拉满的“最后两小时,给钱就卖”,再到后来有点气急败坏的“明天不走是小狗”,每一条都戳中笑点。林女士把这些横幅照片整理成了“清仓连续剧”,连小区里跳广场舞的阿姨都知道,“那家会讲笑话的便利店又换招牌了”。 大家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态追更,没人真觉得老板会走。林女士偶尔也会买些东西,洗衣液、孩子的零食,价格确实比平时便宜点。她还跟老板聊过两句,老板说自己在这开了三年,邻里都熟,舍不得走,但房租涨得实在扛不住。林女士当时只当是清仓的话术,笑着说“您这戏演得够投入”,老板也没辩解,只是给她多塞了颗糖。 直到第五天,林女士发现货架上的牛奶少了一半,平时摆满的薯片区空了一大块。她随口问老板咋不补货,老板说“清完就走,补啥呀”,手上却在慢悠悠地整理剩下的纸巾。那时候她还是没往心里去,觉得是老板故意制造“库存紧张”的假象。倒是群里有个做零售的同事提醒她:“真清仓看货架就知道,假的永远补不完货。” 接下来的几天,货架上的空缺越来越大。原本堆得满满的日用品区,只剩零星几瓶洗发水;零食架上只剩些临期的饼干,老板也不再每天爬梯子换横幅,最新的一条挂了三天——“告别南沙,谢谢关照”。林女士拍照片的时候,发现老板没再站在门口吆喝,而是坐在收银台后,盯着空荡荡的货架发呆,阳光照在他身上,看着有点落寞。 她把这张照片发到网上,配文“清仓连续剧快大结局了?”。以前评论区全是“哈哈哈”,这次却有人说“看这货架,怕是来真的”。还有住在附近的街坊留言:“昨晚看到老板在搬收银机,好像是真要走”。林女士心里咯噔一下,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老板说过的话,想起他给的那颗糖,突然有点不是滋味。 可她还是抱着一丝侥幸,觉得老板说不定还会换个新横幅。直到今天下班,看到紧闭的卷闸门,她才彻底慌了神。她把店铺关门的照片发到网上,没过多久评论就炸了,最扎眼的就是那句“什么?居然会真的走啊!”。好多网友说跟着她追更了十几天,还等着看老板“食言”,没想到是真结局。 林女士站在店门口好久,风把地上的价签吹得沙沙响。 以前觉得这是场热闹的骗局,现在才明白,那些看似玩笑的横幅,是老板在离别前最后的体面。他用幽默冲淡了无奈,也给街坊们留下了一段有趣的回忆。林女士翻开手机相册,十二张横幅照片连在一起,像一部短小的纪录片。那个总笑着帮她找零的老板,那个每天都有新乐子的便利店,就这么突然退场了。 回家的路上,林女士绕到了另一家超市买洗衣液。货架满满当当,却再也没有那种每天都能盼着“新剧情”的期待。她突然懂了,让人失落的不是少了一家买东西的店,而是习惯了的热闹突然消散,是那些没说出口的“再见”,最终都变成了手机里的旧照片。 信息来源:海口观察

评论列表

大师兄的特产店
大师兄的特产店 2
2025-11-21 18:58
人生有相逢就是一种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