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记住,世界上最没用的,就是第二大海军!很多人以为,中国海军疯狂“下饺子”,只是为

记住,世界上最没用的,就是第二大海军!很多人以为,中国海军疯狂“下饺子”,只是为了区域拒止,错了,当总吨位超越美国的那一刻,它的唯一使命,就是把所有干涉台湾问题的外国舰队,从世界第一,打成“最没用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宙斯盾系统是美国海军的骄傲,单套造价两亿美元,但这套防御系统有个致命缺陷,对低空飞来的导弹,探测距离只有40公里,等雷达发现目标,留给拦截的时间不到30秒,这40公里就是命门所在。   中国的鹰击-18反舰导弹专门针对这个弱点设计,能贴着海面低空飞行,一艘055大驱能携带几十枚这种导弹,几艘军舰同时发射,形成饱和攻击,再先进的防御系统也拦不过来,就像用网兜接暴雨。   1996年台海局势紧张时,美国派了两艘航母过来,当时中国海军舰艇吨位小,武器射程近,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在家门口转悠,那种被人指着鼻子却无可奈何的滋味,很多人还记得。   去年情况完全反了过来,美国里根号航母进入台海附近,055大驱立刻跟上去,全程监视,它走哪我们跟哪,距离始终保持在有效打击范围内,这次换成美国舰队不敢放肆,灰溜溜离开了。   苏联曾经是世界第二大海军,但在古巴危机中吃尽苦头,1962年,四艘潜艇往古巴运导弹,其中B-59被美国航母和九艘驱逐舰围住,美军飞机扔深水炸弹,艇身震得灯泡都碎了。   艇长以为战争爆发,下令准备核鱼雷,那玩意儿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还好副舰长阿尔希波夫坚持要等莫斯科命令,潜艇最后浮上来投降,事后苏联军方都说,你们能活着回来算运气。   这就是第二大海军的宿命,在第一海军的规则里,装备再牛也是被动挨打,想干点事,对方总能半路截胡,历史已经给出过答案,第二名永远摆脱不了这个诅咒。   外国舰队要从远洋赶来干涉,航程少则几千公里,多则上万公里,赶到现场至少要十几天,补给线拉得极长,军舰坏了没人修,导弹打光了没法补,只能硬撑着。   中国海军在家门口作战,船厂就在附近,坏了随时能修,弹药库在后方,补给几个小时就能送到,岸基导弹、战机都能随时配合,形成完整的火力网,耗也能把对方耗垮。   台湾海峡最宽处不过180公里,这么近的距离,外军的航母战斗群根本没有战略纵深,中国的东风-21D射程1500公里,东风-26能打4000公里,航母躲在远处也不安全。   055大驱的112个垂直发射单元不是摆设,能装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巡航导弹,一艘驱逐舰就是个移动武器库,几艘一起上,火力密度超过二战时期的舰队,这就是饱和攻击的逻辑。   防御系统再厉害也有处理上限,当几十枚导弹从不同方向同时袭来,雷达顾得了东顾不了西,拦截弹数量也跟不上,总有几枚能突破防线,击中目标,这不是比谁的技术先进,是比谁的火力更猛。   真正的差距在船厂里,美国现在只剩5家能造军舰的船厂,航母全靠一家独苗支撑,一艘护卫舰合同签了五年还没造好,成本涨了又涨,老舰退役了,新舰补不上来,舰队实力在悄悄缩水。   中国有8家大型船厂,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0倍,052D驱逐舰批量生产,055大驱一年能下水好几艘,这种产能不是吹出来的,是几十年工业积累的结果,背后是完整的配套体系。   战争打到最后,拼的就是工业产能,谁能更快造出更多军舰,谁就能掌握主动权,美国当年就是靠强大的造船业,在二战中造出上千艘军舰打赢的,现在他们造船业不行了,想跟中国比产能,根本没戏。   2010年中国海军总吨位只有46万吨,到2025年已经接近300万吨,十五年时间,吨位涨了近6倍,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每一吨都代表着实打实的战斗力。   吨位越大,意味着能装更多燃料、更多武器,能在远海待更久,也能支撑更先进的雷达和电子系统,形成更强的防御圈,等总吨位超过美国那天,攻守之势就彻底逆转了。   这些军舰不是为了去别的地方称王称霸,就是为了在自己的核心利益面前,有说不的底气,外部势力再想派舰队来干涉,就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