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归国的志愿军遗骸都是从韩国回家的,而不是朝鲜? 每次看到志

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归国的志愿军遗骸都是从韩国回家的,而不是朝鲜? 每次看到志愿军遗骸归国的新闻,屏幕里的运 - 20 带着英雄们穿越云海,总会有人心里打个问号。为啥这些沉睡了几十年的英灵,都是从韩国踏上归途,而不是和我们并肩作战的朝鲜? 先得回到七十多年前的朝鲜战场。那场战争的战线不是固定不动的,从鸭绿江打到 “三八线”,又在 “三八线” 附近反复拉锯,最惨烈的上甘岭、长津湖、金城战役,大多集中在朝鲜半岛南部,也就是现在的韩国境内。 志愿军的作战区域,主要就在汉江以北、“三八线” 沿线的山地地带。 当时的战场环境有多残酷?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里,战士们趴在雪地里潜伏;炮火覆盖后的阵地,泥土都被翻了好几遍。 牺牲的战士们,很多来不及被转运到后方,只能临时安葬在战场附近的山坡、坑道或者乡村空地。 这些临时墓地没有规整的标识,大多是战友们简单立块木牌,写上姓名或编号,有些甚至连名字都没能留下。 战争结束后,1953 年 7 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明确划分了军事分界线。原来志愿军作战和安葬的区域,不少都划到了韩国境内。 朝鲜这边的志愿军遗骸,大多集中在北部后方医院附近或转运途中的安葬点,战后很快就被集中安葬到了平壤的友谊塔等纪念设施,或者逐步迁回国内,后续没有大规模的遗骸留存待寻。 而韩国境内的情况完全不同。停战之后,韩国忙着重建家园,那些散落在山野间的志愿军遗骸,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修路、建房、开垦土地时,经常会意外发现这些遗骸。 从 1990 年代开始,韩国相关机构陆续在京畿道、江原道等地,发现了大量志愿军烈士的遗骸,仅 2000 年到 2010 年这十年间,就清理出超过 2000 具。 这里就涉及到关键的国际规则了。遗骸归属的认定,遵循 “属地管理” 原则。这些遗骸在韩国境内被发现,韩国就有责任妥善保管和处理。 更重要的是,中韩两国在 2013 年达成了《关于在韩国发掘、鉴定和移交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协议》。 这个协议让遗骸归国有了正式的渠道。从 2014 年到 2023 年,已经有十批共 938 具志愿军遗骸通过这个渠道回到祖国。 每一批遗骸的移交,都要经过考古发掘、遗物鉴定、DNA 比对等多道程序,韩国方面会把发掘到的遗骸和相关遗物,比如钢笔、徽章、衣物碎片等,一并移交给中国。 再说说现实层面的差异。韩国的考古技术和 DNA 鉴定水平相对先进,能够对发掘出的遗骸进行精准的身份筛查和保护。 他们专门成立了战争遗骸发掘鉴定机构,配备了专业的设备和人员,这为遗骸的顺利移交提供了技术支持。 说到底,志愿军遗骸多从韩国归国,核心是历史上的作战区域划分、战后的遗骸处理情况,再加上现实中的技术条件和国际协议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不是谁厚谁薄的问题,而是客观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的。无论英雄们从哪里归来,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牺牲都值得永远铭记。 每一次遗骸归国,都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也是一次对英雄精神的传承。那些沉睡在异国他乡的英灵,终于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才是最让人欣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