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广州社保省统筹实锤!缴1万+基数按省标算?养老金差多少一算就懂 同事阿琳在广

广州社保省统筹实锤!缴1万+基数按省标算?养老金差多少一算就懂 同事阿琳在广州上班,最近查社保缴费记录时懵了:自己每月工资1.2万,社保缴费基数也按1.2万缴,可系统显示的核算标准却是“全省统筹基数”,不是以前的“市标”。她赶紧问HR,得到的答复是“2025年广东社保省统筹全面落地,广州缴费和计发都按省标来”,这让她既好奇又疑惑:按省标算,养老金是变多还是变少? 其实不只是阿琳,2025年7月企业职工社保调整后,广州3000多万参保人都面临同样的变化。很多人以为“省统筹”只是换个核算主体,殊不知这直接影响缴费多少和退休后领钱多少,尤其是月缴基数1万以上的参保人,差异更明显,今天用大白话把这事说透。 首先得明确:广州社保省统筹后,核心变化是“缴费上下限全省统一,计发基数按省标执行”。2025年新规明确,全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上限统一提至27549元,广州和省直单位的缴费下限是5510元,比其他地市的4775元略高;而养老金计发基数,全省统一为9493元/月(深圳另行公布),彻底告别以前“市标单独核算”的模式。 可能有人会问:按省标算,到底亏不亏?咱们拿实际案例说话,最直观。 假设阿琳缴费基数1.2万,缴费年限15年,60岁退休,之前按旧规市标(假设计发基数12610元)和现在省标(9493元)对比,差异一下就出来了。 先看缴费部分:缴费基数1.2万在全省27549元的上限内,所以个人每月缴1.2万×8%=960元,单位缴1.2万×16%=1920元,和以前按市标缴费金额一样,没增没减,这是好事,不会多花钱。 再看养老金计算,核心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重点在基础养老金部分: - 按旧规市标算:基础养老金=(12610+12610×1.26)÷2×15×1%≈1790元(1.2万÷12610≈1.26,即缴费指数1.26) - 按新规省标算:基础养老金=(9493+9493×1.6)÷2×15×1%≈1823元(1.2万÷9493≈1.6,缴费指数1.6) 没想到吧?看似省标计发基数比旧市标低,但缴费指数跟着提高了,最终基础养老金反而多了33元。如果缴费年限更长,差异更明显:比如缴费30年,按省标算基础养老金能到3646元,比旧市标多66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变,整体养老金反而更高。 这里的关键逻辑是:缴费指数=个人缴费基数÷计发基数,省标计发基数9493元比旧市标低,所以同样1.2万的缴费基数,缴费指数会更高,而基础养老金计算时,缴费指数是重要变量,最终能抵消计发基数的差异,甚至反超。 还有个隐藏福利:省统筹后,社保转移更方便,养老金核算更公平。以前广州和其他地市基数不统一,跨市工作转移社保时,缴费年限和基数要重新核算,容易出现“断档”;现在全省统一标准,不管在广东哪个城市缴费,都能无缝衔接,累计年限更顺畅,不会因为基数差异吃亏。 但有两类人要注意,省统筹对他们的影响不一样: - 缴费基数低于5510元的广州参保人:以前可能按更低的基数缴,现在要按5510元下限缴,个人每月多缴几十块,但长远来看,缴费基数提高,养老金也会多积累,不算吃亏; - 缴费基数27549元以上的高薪人群:以前可能按更高的市标上限缴,现在按全省统一上限27549元缴,每月缴费金额减少,短期内到手工资变多,但个人账户积累会略少,不过影响有限。 这里有个重要提醒:别误以为“省标就是降待遇”。省统筹的核心是“统一规则、均衡待遇”,广州的缴费下限虽比其他地市高,但经济水平和工资收入也更高,参保人的实际缴费基数大多在1万以上,按省标核算后,缴费指数提升带来的收益,远大于计发基数的调整影响,整体养老金待遇是稳中有升的。 给广州参保人提个实用建议:近期可以查一下自己的缴费基数和指数,确认单位是否按实际工资申报;如果缴费基数低于5510元或高于27549元,要留意每月缴费变化;跨市工作的朋友,社保转移时直接按省标衔接,不用额外跑腿开证明。 你在广州参保的缴费基数是多少?查过省统筹后的核算记录吗?身边有没有人已经感受到养老金核算的变化?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咱们一起交流避坑,把社保福利用到位~广东职工社保 社保基数差额

评论列表

小花
小花 2
2025-11-24 19:53
1.2万÷12610≈1.26,即缴费指数1.26,数学白学了,你的结论不成立[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