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新加坡人民力量党吴孟成批评黄循财总理的这篇文章说得非常通透! 新加坡真的别变成

新加坡人民力量党吴孟成批评黄循财总理的这篇文章说得非常通透! 新加坡真的别变成像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这波罗的海三傻一样,小国要指导大国。吴孟成针对黄循财的发言就是最好的回应,一句话点明:新加坡没有“主权丧失”的概念,当年被日本侵略的时候也只是换了一个殖民宗主国。 事情的由头很清楚,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抛出“台湾有事即日本存亡危机事态”这种公然踩红线的话,明眼人都知道是在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当即通过多个渠道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撤回错误言论,但高市早苗压根没当回事,日方也只派了低层级官员来应付,连点实质让步都没有。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候,黄循财在彭博创新经济论坛上跳出来当“和事佬”,可这“和事佬”当得实在蹊跷,他对日本的挑衅只字不提,反而轻描淡写说“日方显然希望让局势降温”,转头就对着中国呼吁“搁置历史、向前看”,还拿东南亚和日本的关系举例,意思就是中国该学着原谅日本。 更过分的是,提到钓鱼岛时,他直接用了日本那边的“尖阁群岛”这个说法,完全无视中方坚持了几十年的主权主张,这哪是劝和,分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地站队。 就在上个月,黄循财还公开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短短一个月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软挺起高市早苗的危险言论,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操作,把新加坡一贯的“骑墙”作风暴露得淋漓尽致。 他们总想在大国之间找平衡、赚中间派红利,可这次明显玩脱了,忘了“骑墙”也得有底线,总不能拿别人的历史伤口当自己的外交筹码。 这时候再看吴孟成那句“新加坡没有‘主权丧失’的概念”,简直是诛心之论。 新加坡的历史说穿了就是一部换宗主国的历史,1819年英国人莱弗士看中了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用每年几千银元的租金就从当地王公手里拿下了控制权,把这里变成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地,此后一百多年里,新加坡人压根没沾过“主权”的边,政治、军事、经济全由英国人说了算。 1942年日军打过来,驻新英军干脆利落地投降,新加坡改名叫“昭南”,成了日本的殖民地,那段时间虽然有“检证”屠杀这样的惨剧,但在殖民统治的惯性里,确实像是从一个主子换到了另一个主子手里。 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又卷土重来,直到多年后新加坡才通过合并、独立的曲折过程建国,这种独特的历史轨迹,确实让他们很难真正理解一个国家失去主权后那种切肤之痛,也难怪黄循财会轻飘飘地让别人“搁置历史”。 对比一下就更清楚了,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战胜利,一百多年里饱尝主权丧失的苦难,光是抗战时期就有3500万同胞伤亡,这种伤痛刻在民族骨血里,不是一句“向前看”就能抹掉的。 而新加坡呢,即便经历过日军占领的黑暗岁月,李光耀在纪念死难者时也只说“非为重燃仇恨之火”,反而要“广交强大可靠的朋友”,包括日本。这种务实到近乎冷漠的历史观,让他们很难共情中国对历史问题的坚持,这也是黄循财发言跑偏的根源。 这些年新加坡和日本走得特别近,2024年两国互访人数近130万,日本早就是新加坡最大的投资来源国,索尼、松下这些日企早年就在新加坡设厂,连大丸、八佰伴这样的日资超市都成了新加坡人的日常。 2002年两国签的自贸协定,还是新加坡和主要经济体的第一个,这种深度绑定的经济利益,难免会让新加坡在外交上有所倾斜。 更离谱的是,李显龙之前还接受了日本的“旭日大绶章”,当地媒体《联合早报》甚至曾称呼“台独”分子赖清德为“台湾ZT”,这些操作攒在一起,黄循财发言时的立场偏向就一点都不意外了,只是吃相实在不太好看。 中方早就明确表态,“向前看”的前提是日方真正反省历史、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可黄循财压根不提这个前提,只一味要求中国“原谅”,这不是拉偏架是什么?他一边说“不要小看这些小国家”,一边却在主权问题上模糊不清,连钓鱼岛的正确称呼都不敢用,这种“双重标准”实在经不起推敲! 吴孟成的批评正好戳中了这个痛点:连自己的历史定位和外交底线都搞不清楚,还想着去指导大国处理核心利益问题,这不是自不量力是什么? 说白了,他的文章之所以被认定为通透,就是因为他点破了这点:主权认知的短板,迟早会让新加坡在外交上栽跟头,与其去当别人的“传声筒”,不如先把自己的立场摆正,搞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才是小国真正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