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请学长学姐留空瓶,背后原因让人心疼。 教室黑板角落两行字,粉笔碎屑还挂在边上,孩子写得不算利索,意思挺明白,把喝完的饮料瓶留给他,他要收集起来卖钱,班主任路过看到没动声色,回头去问情况,才知道家里为了给妈妈看病欠了十多万,他想着自己能做的就先做起来。 学校这边动得很快,门口放了箱子,各班都能看到,同学顺手把空瓶放进去,不用跑远找地方。 消息到网上,评论一条接一条,问学校地址的人不少,说要寄钱过去,有人分享自己当年一家里也是紧,能理解学生想帮家里分担的那种感觉。 孩子年纪不大,平时就是在教室看题,操场上练球,课间跟同学说说笑笑,现在心里多了一本账,十多万医药费摆在那里,一家人拉着在走,学生能做的事不多,但他想把能做的那点先安排上。 他没四处求帮忙,就在黑板上写了几句,用的是恳请两个字,语气放得很轻,意思就是别影响大家正常生活,他自己来收。 空瓶能换的钱不多,一个一毛两毛,攒到一百个才十来块,他的思路很直接,能有一点就先有一点,手上能做的事落地最快。 学校的做法不喧闹,不去开大会,不让人围观,就把箱子放好,学生走过的时候自然看到,自尊心不被碰到,用起来也顺手。 网上说要寄钱的人在跟贴里互相问详细信息,有人给出自己当时用过的办法,教人先了解校内资助有没有渠道,学习不落下,家里负担能少一点。 往深里看就是一个学生在两件事之间做平衡,白天听课做题,心里也在记着瓶子这件事,同学手里的饮料喝完了就多看一眼,心里有个数,这个月能收多少,大概能换到多少。 妈妈在治疗,家里账面压力在那放着,孩子没有把书丢下,他找到了一个简单可行的方式,把能分担的一点点挑起来。 希望这家人一步一步把关口过过去,病情有起色,家里账面慢慢轻下来,学生把重心往课本里放回去,校园生活照常走。 除了捐空瓶,能不能再帮一条线,比如学校对接助学金,社区问问临时救助,医院咨询报销比例和减免通道,公益机构有没有医疗援助项目,信息梳理清楚,家里跑起来就更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