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四个全覆盖”
受益中小学生达77万人
本报讯(记者戴绍志)记者从11月21日沧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沧州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已实现“四个全覆盖”——学校全覆盖、城乡全覆盖、有需求学生全覆盖、服务时间全覆盖,受益中小学生达77万人,真正做到课后服务“校校有方案、生生可参与”。
在课后服务内容上,沧州各县(市、区)各校坚持“一校一案”:基础服务聚焦作业辅导与答疑,帮助学生在校内高效完成作业,切实减轻家庭辅导负担;特色服务广泛开展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兴趣活动,组建各类社团小组,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立足新发展阶段,沧州市将以“提质增效、均衡优质、特色鲜明”为目标,实施“课程提质行动”,丰富服务供给。基础服务聚焦作业辅导与学习拓展,确保有需要的学生得到精准指导;特色服务突出多样性,每所学校至少开设5门兴趣课程,覆盖科普、文体、艺术、劳动等领域。规范课程管理,建立课程审核机制,对引进的非学科类课程实行内容备案与质量评估,确保课程符合育人要求。
实施“均衡赋能行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补齐农村设施短板,优先改善农村学校体育场馆、艺术教室、劳动实践基地等硬件设施。依托数字化手段,推动城市优质科普、艺术资源向农村延伸,破解农村学校资源匮乏难题。同时,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打通优质服务“城乡通道”。深化“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组织城市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建立帮扶关系,通过“教师走教”,让城市学校的优秀艺术、体育、科技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开展课后服务;通过“同步直播课堂”,将城市学校的特色课程实时输送至农村学校,实现“一堂好课、城乡共享”;鼓励城市学校向农村学校开放科技馆、体育馆等场所资源,切实让农村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