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俄媒关注:中国民营企业实现YKJ-1000高超音速导弹量产! 成本比传统方案

俄媒关注:中国民营企业实现YKJ-1000高超音速导弹量产! 成本比传统方案减少约10倍令世界震动。     要说这两天让外媒看得最上头的新闻,不是什么国际会议、也不是哪家军工巨头的新装备,而是一家中国民企“凌空天行”突然给世界扔下的炸雷。     塔斯社盯着《南华早报》的那篇报道,看得跟见了鬼一样:原来在别人眼里只有大国央企、军方实验室才玩得转的高超音速导弹,在我们这儿竟被一群民营科技人硬生生干成了“流水线工业品”。     他们的最新成果YKJ-1000高超音速导弹,技术本身就够炸裂:飞行速度五六马赫起跳,打击距离上千公里。     但真正让世界心里发凉的不是性能,而是价格。     按别人玩这东西的思路,一枚导弹贵得像黄金堆出来的:美国几十亿美元往里砸,AGM-183A试着试着都快试出心理阴影了,就算俄罗斯的“锆石”再牛,也得看钱包造,想搞“密密麻麻齐射”的奢望根本别想。     但“凌空天行”的做法把这套烧钱传统给彻底颠覆了,一枚YKJ-1000的成本,大致就等同于一辆奥迪A6,换句话说,用买豪车的钱,去打掉对手价值几亿美元的战略目标,这不是“性价比”,这是“经济战核武器”。     那这种成本怎么压下来的?不是偷工减料,而是把中国那套民用工业供应链的底子给用了出来。比如导弹外层要扛1800度高温,按别人玩法就得用天价碳/碳材料,我们呢?直接搞了种特制的“发泡水泥基复合材料”。     听上去像工地上的玩意儿,但改进去之后又抗高温又便宜,效果丝毫不差,里面的结构件、芯片也不走“航天级定制”那条死贵的路线,大量采用民用工业件,加固一下照样能干活。     可以说,中国人把“民用带军用”玩到了极致,别人拿着显微镜造,我们拿着工业体系造。     更绝的是这玩意儿的“藏身能力”,人家为了提高隐蔽性是给舰艇加喷涂、给飞机装隐身角,你猜我们干嘛?把导弹塞进普通货运集装箱里。     这下可好了,道路上跑的卡车可能是发射车,港口堆着的货柜可能是发射架,甚至一列普普通通的火车皮都可能藏着“惊喜”。     卫星拍一年也分不清哪个箱子里装的是苹果,哪个装的是“能让航母沉底的家伙”,这种把兵力塞进物流体系的骚操作,比俄罗斯当年的“口径-K”还狠,简直让对手的预警系统直接歇菜。     而“凌空天行”这公司本身更像是从科幻片里走出来的,团队不到200人,却全是从航天大厂里出来的顶尖工程师,在安徽有火箭测试场,在西安搞发动机研发,还配了一套超级计算中心。     之前他们做的“云行”验证机,本来是准备用来搞太空旅游的,结果技术一转手,就成了高超武器的关键突破口。     所以别看他们是民营企业,干的却是国际顶尖军工都啃不动的硬骨头,而且速度快得离谱:别人几十年没搞定的,他们三年就把路走通了。     现在问题来了:技术不但搞出来了,还能量产,一年200枚起步,所有零件100%国产化,想加产就加产,这才是最让其他国家喘不上气的地方。     你想想,如果高超音速导弹从“稀罕贵族货”变成了“批发零售的平价工业品”,即便对手有再先进的反导系统,面对一群“飞得快、拦不住、数量还多”的家伙,也只能看着系统报警到死机。     未来战场就很可能变成这样:别人还在算“一分钟能拦几个目标”,我们这边直接往天上扔“成箱的导弹”,这不是技术比拼,而是用中国最擅长的工业化规模,把对手逼着重新认清战争经济学。     对此你怎么看?

评论列表

破碎虚空
破碎虚空
2025-11-29 06:18
防贼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