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原子、分子无意识,为什么它们却能构成有意识的生命?

无论是原子还是分子,这些粒子均没有意识,但当大量的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按特定规则形成细胞、神经系统等复杂系统时,就会从无

无论是原子还是分子,这些粒子均没有意识,但当大量的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按特定规则形成细胞、神经系统等复杂系统时,就会从无生命到有生命、无意识到有意识,显现出全新属性。

那么当大量无意识的粒子构建出复杂有序的多层次结构后,为什么能够形成意识这种产物呢?

意识是生物对自身存在、周围环境及内心活动的主观感知与体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意识并非某种超自然现象,而是碳基生物经过数十亿年进化形成的。无神经系统的植物、真菌等多细胞生物,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其拥有意识,但具备一定神经系统复杂度的动物大概率拥有意识。

当然,绝大多数动物与人类相比,在意识复杂度上存在巨大差异,且大部分并没有自我意识。而

自我意识,简单来说就是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能区分自我与外界。具备自我意识后,生物也就能拥有主观能动能力。

从原子到DNA等有机大分子,再从有机大分子到具备新陈代谢、能够自我复制和自我调节的生命系统的出现,再到人类这种能够进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与创造性活动的智慧生命的出现,演化过程耗费了数十亿年。生命诞生不易,意识诞生更加不易,而这也是智慧生命在地球及宇宙中并不普遍的重要原因!

虽然有关意识还存在诸多未解之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意识不是单一脑区或简单神经活动的产物,而是大脑神经元通过复杂且大规模的网络连接与信息整合,自发涌现出的高阶认知功能。

所谓涌现,即当大量简单个体以复杂方式组织、互动时,会从整体上呈现出个体层面完全没有的新属性。比如,单个晶体管没有计算能力,但大量晶体管按电路规则构成处理器,就能具备计算能力;再比如,单个水分子没有流动性,但当大量水分子凝聚成液体水后,就具备了“流动”这一属性。同理,单个神经元虽然没有意识,但形成极度复杂的神经系统后,就涌现出了意识。

人类的大脑有多复杂?简单列举一下数据就明白了。平均每个成年人的大脑大约包含860亿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形成了百万亿级的神经网络。并且,这种突触间的连接强度不是固定的,而是会动态变化,这让整个神经网络变得更为复杂。 大脑中的神经元会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形成复杂网络活动,我们的意识就是这一活动的整体体现。只要这种神经活动持续且正常进行下去,意识就不会消失。

总的来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的产物,是复杂系统涌现的独特属性。原子与分子的无意识,并不妨碍它们通过有序聚合形成具备信息处理能力的生物系统,进而在进化的推动下涌现出意识。意识使得生物能够整合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理性判断与决策,主导自己的行为,而非单纯依赖本能反应,从而提高生存几率。

既然意识是复杂神经活动产物,那也就意味着只要神经网络活动的复杂度达到某一临界值,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理论上也能拥有意识。正是这一可能性的存在,导致全球许多科学家担忧人工智能最终可能会失去控制、反噬人类。

如果能够弄清意识的具体产生机制,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我们有可能让意识实现迁移,届时人类或许能换一种存在方式,脱离肉体的束缚,以数字生命形式存在于硅基系统中。然而这恐怕也将引发新的问题,记忆、意识等如果能够数字化,那就意味着可以被复制、修改,这将产生比克隆人更具争议的伦理问题。

评论列表

sai小光
sai小光 5
2025-10-27 22:41
组成结构越复杂随机性就越高,所以越不可能的小概率事件就会变的可能
用户10xxx18
用户10xxx18 2
2025-10-19 15:12
意识是生物大脑同时处理多条复杂逻辑时,为提高效率发生并联后的产物,哺乳动物是有意识。
用户57xxx04
用户57xxx04 2
2025-10-19 21:07
意识不可能是原子、分子的聚合所产生的!
Annihilation
Annihilation 2
2025-10-28 00:49
估计是某种人类还没捕捉到的电波
灿尔哈察苏
灿尔哈察苏 1
2025-10-17 12:21
都是幻觉
鹰击长空
鹰击长空 1
2025-10-22 12:14
一个疑问:意识这东西是能由进化来的吗?
用户10xxx18
用户10xxx18 1
2025-10-19 15:13
量变必然产生质变!

用户57xxx04 回复 10-19 21:08
喜马拉雅山的体量比你大嘛,质变没有?[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