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海运印钞机卡壳:当全球贸易开始“拼多多”,船王也得低头

1朋友们,还记得前两年海运价格疯涨,买个集装箱像买爱马仕一样的盛况吗?那时候的中远海控,不是海控,是海里的“印钞机”。但

1

朋友们,还记得前两年海运价格疯涨,买个集装箱像买爱马仕一样的盛况吗?

那时候的中远海控,不是海控,是海里的“印钞机”。

但2025年三季报一出,好家伙,印钞机的电源线好像被谁一脚踹掉了。

前三季度营收1676亿,下滑4.1%;净利润270.7亿,暴跌29%。最刺激的是三季度单季:营收585亿,下滑20.4%;净利润95.3亿,直接腰斩,跌了55.1%。

这数据,相当于去年还在吃龙虾,今年只能嗦螺蛳粉。而且粉里的酸笋还比别人少一半。

但有意思的是,你看公司股价,跌了吗?跌了。崩了吗?那也没有。

市场反应平淡得就像看一部早就剧透了的烂片。

为啥?

因为这本就不是什么意外惊喜,而是一场早就写好剧本的“周期杀”。

2

业绩腰斩的核心:运价从“飞天茅台”变“临期可乐”

看懂中远海控,不需要多高深的财务知识,你就记住一个核心逻辑:它赚的不是搬箱子的辛苦钱,而是运价的波动财。

前两年为啥赚疯了?全球供应链大乱,需求爆棚,船不够用。一个集装箱从中国运到美国,运费能买一辆小电车。

现在呢?2025年第三季度,反映运价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均值同比暴跌39.5%!

39.5%是啥概念?

好比去年你卖一瓶茅台能赚3000,今年同样一瓶,只能赚1800。而且来买的人还挑三拣四。

数据为证:三季度,中远海控的国际航线单箱收入为1276美金/TEU,同比下降26.5%。

箱子搬得更多了(货运量增长4.9%),但赚的钱却大幅缩水。这就好比快递小哥派件量涨了,但每单提成被平台砍了一大刀。

纯纯的“增量不增利”,打工人的悲欢,此刻与船东相通。

背后的供需死结:船太多,货不够

最近财经圈有个热搜话题,叫 “全球贸易拼多多化” 。意思是大家都没钱,消费降级,买东西抠抠搜搜,恨不得全平台比价。

需求端(货):根据预测,2025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预计增长3.0%。慢悠悠,温吞水。

供给端(船):根据同一批专家的预测,2025年集装箱运力供给增长超过6%!

一边是需求爬楼梯,一边是供给坐电梯。

这恐怖的“剪刀差”,就是悬在所有船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新船下水的速度,比大家下单买东西的速度快多了。结果就是,运力严重过剩,市场从“船东说了算”变成“货主爸爸说了算”。

运价?不打骨折,你好意思出来跑船?

3

航线分化:美线“拉胯”,其他“猥琐发育”

再看具体航线,更有意思。

跨太平洋线(美线),货运量同比下滑4.2%。为啥?中美关税战这出“大型连续剧”还在更新,双方互相加税没商量。贸易成本高了,量自然就下来了。美线,现在是压力最大的那位同学。

反观欧洲线等其他国际航线,货运量还保持了正增长。

这说明什么?说明全球经济不是一起躺平,而是“东边不亮西边亮”,但亮的这边,瓦数也不太够,顶多算个节能灯。

唯一的小确幸:码头业务稳如老狗

在一片下滑声中,码头业务算是一股清流。

前三季度总吞吐量1.13亿标准箱,增长5.6%。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基本盘稳固,海外码头和西南沿海(可能蹭了东南亚贸易的热度)增速更是超过8%和10%。

这传递出一个信号:中远海控的“地主”属性,比“船东”属性稳多了。

船在天上跑,价格随风飘。但码头建在那里,就是旱涝保收的收费站。任你运价涨跌,箱子只要从这里过,就得交钱。

这是它抵御周期波动的压舱石。

4

最大的亮点:一边“吐血”,一边“发红包”

业绩虽然难看,但公司的操作很骚,甚至可以说,很“良心”。

1.分红不含糊:每股派发中期股利0.56元,占上半年净利润的50%,直接顶到投资者回报计划的上限。说人话就是:“老弟,哥今年赚得是少了,但说好分你一半,绝不少你一分。”

2.回购玩真的:启动回购,5000万到1亿股,真金白银最高能砸进去近15个亿。

这波操作,堪称资本市场的一股清流。很多公司赚钱时抠抠搜搜,亏钱时哭爹喊娘。中远海控是:“哥哥我今年手头紧,但答应大家的红包,照发!顺便还自己买点自家股票,给你们撑撑场子!”

这是什么?这是格局。

在周期下行的时候,用真金白银的回报来维系股东的信心,比开一百场业绩说明会都管用。这明确告诉市场:我现金流还行,家底还厚,别慌。

5

建议:从“周期之王”到“价值奶牛”的转型阵痛

券商报告里那句“集运船东盈利能力未来将继续承压”,已经说得很委婉了。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苦日子,可能还在后头。

现在投资中远海控,逻辑必须彻底改变。

以前,你赌的是运价暴涨,是“周期之王”的癫狂。刺激,波动大,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瞬间关灯吃面。

现在,你要看的是它在行业低谷期的生存能力,以及它愿意把多少利润分给你。

它的市盈率(PE)已经很低了,看上去很便宜。但这种“便宜”可能是价值陷阱,因为它的盈利高点可能已经过去,未来的EPS(每股收益)可能会下滑。

所以,现在的核心估值锚,可能要从PE转向股息率。

公司承诺2025-2027年股利支付率30%-50%,如果它能维持这个分红比例,那么在股价低迷时,股息率会相当有吸引力。它会逐渐从一个高波动的周期股,变成一个高股息的价值股。

就像一只以前能抓兔子的猎豹,现在可能转型成一头稳定产奶的奶牛。你不能指望它再日行千里,但有规律的挤奶,也能活得很滋润。

总结:

中远海控的三季报,是一部“周期褪去,回归常态”的纪录片。

它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印钞机是永恒的,除了周期本身。

以前运价疯涨是“意外”,现在的下跌才是“回归”。

对于投资者来说,放下对“周期暴利”的幻想,接受它作为“高息固收+”的替代品,或许才能心态平和。

这艘巨轮,正在穿越最艰难的风浪区。它选择了用分红和回购当压舱石,这很聪明。

但你要不要上船,取决于你是想跟着再去博一次惊涛骇浪,还是只想安稳地待在港口,领一份还算可观的“泊位费”。

想明白了这一点,你再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