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下肢静脉血栓不挑年龄,6类人群最易中招,4个预防是关键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长途飞行后,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久坐办公后,脚踝莫名肿胀?或许你只当是"坐得太久",但你可能不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长途飞行后,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久坐办公后,脚踝莫名肿胀?或许你只当是"坐得太久",但你可能不知道,这正是下肢静脉血栓在向你发出警告。

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人被下肢静脉血栓困扰,而其中高达40%的人在发病前毫无察觉。

为什么说它是"隐形杀手"?

下肢静脉血栓(DVT)是血液在腿部深静脉中凝结成块的疾病。想象一下,你的腿部血管如同一条小溪,当血液流动变慢,就像溪水中的淤泥开始堆积,逐渐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可能看似无害,但一旦脱落,随血液流向肺部,就可能引发肺栓塞,死亡率高达30%。

更可怕的是,它不挑年龄、不挑性别,年轻人、上班族、孕妇都可能中招。它不会在你面前大喊大叫,而是悄无声息地侵蚀你的健康。

谁最容易中招?这些"高危人群"要警惕!

1. 久坐族:办公室白领、程序员、学生,每天坐8小时以上,腿部血液循环缓慢,血栓风险增加3倍。

2. 长途旅行者:超过4小时的飞机、火车、汽车旅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腿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3. 术后患者:特别是骨科手术、腹部手术后,身体活动受限。

4. 孕妇:孕期血液凝固性增强,静脉压力增大。

5. 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某些口服避孕药会增加血栓风险。

6. 有家族史者:家族中有静脉血栓病史,风险更高。

你可能正在经历的"小症状",其实是危险信号!

别小看这些"小问题",它们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的早期预警:

1. 单侧腿部肿胀:尤其是小腿或脚踝,像被水泡过一样

2. 腿部疼痛或压痛:像肌肉拉伤,但休息后不缓解

3. 皮肤发红或发热:局部皮肤温度升高,颜色发红

4. 血管明显凸起:腿部表浅静脉突起

特别提醒:如果突然出现呼吸急促、胸痛、咳血,可能是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必须立即拨打120!

4个简单动作,把"隐形杀手"挡在门外!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其实不需要复杂方法,关键在于"动起来":

1. 每小时站起来活动5分钟:设置手机闹钟,每小时起来走动、做做伸展运动,促进腿部血液循环。

2. 长途旅行时多活动:飞机上每1小时做几次脚踝转动、小腿肌肉收缩;火车或汽车上,下车走走,活动双腿。

3. 穿着医用弹力袜: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如长途旅行者、术后患者,医用弹力袜能有效促进静脉回流。

4. 保持充足水分:多喝水,避免血液过于黏稠,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如果不幸“中招”怎么办?

一旦确诊下肢静脉血栓,切勿惊慌,现代医学已有成熟的治疗方案:

1. 抗凝治疗:基础治疗方法,使用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等阻止血栓进一步扩大。

2. 溶栓治疗:对于广泛性血栓,可能使用溶栓药物直接溶解血栓。

3. 手术取栓: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手术直接取出血栓。

4. 下腔静脉滤器:对于抗凝禁忌或反复发生肺栓塞的患者,可放置滤器“拦截”脱落的血栓。

治疗期间,患者需严格遵守医嘱,定期复查,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等药物副作用。

下肢静脉血栓不是中老年专属,年轻人也可能中招。它不声不响,却可能在你毫无防备时,夺走你的健康甚至生命。

"动则生,静则病。"这不是一句空话。每天多走几步,多活动一下,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为自己的健康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