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存活至65岁的男性(占同层人群比例)”数据,是通过编制特定年份的男性生命表计算得到的。
它追踪的是同一出生队列的男性,从出生到65周岁的存活轨迹。这一指标剔除了人口年龄结构差异,能更精准地反映一个社会医疗卫生水平、安全保障程度与整体生存环境对男性生命历程的影响。根据2023年数据,作者绘制了一张天梯图,清晰展现了全球男性生存机会的悬殊分布。

第一梯队:90%以上的高生存社会
图表顶端聚集了一批生存机会最高的国家。亚洲的阿联酋以94%领先全球,这与其高收入水平、完善的医疗设施以及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密切相关。
紧随其后的是韩国(92%),展现了东亚社会在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方面的卓越成效。
欧洲的瑞典与瑞士(均为91%)则体现了健全社会福利体系对国民寿命的保障作用。
这一梯队的国家普遍具备高水平的医疗资源、有效的慢性病管理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二梯队:85%-90%的稳定发达群体
这一区间主要由发达国家构成。欧洲国家表现突出,意大利、荷兰(90%),西班牙、爱尔兰(89%),比利时、奥地利(88%),德国、英国、法国(86%)等国的数据高度集中,显示工业化国家在男性健康保障上已达到相当均衡的水平。
亚洲的日本(90%)、新加坡(88%)和以色列(87%)也位列其中,沙特阿拉伯(85%)作为中东代表进入此列。
这些国家男性在65岁前死亡的主要风险已从传染病转向慢性病与老龄化相关疾病。
中等水平:70%-85%的发展中世界
中国(82%)、土耳其(81%)、伊朗(83%)等国的数据,反映了大型发展中经济体在医疗卫生领域取得的显著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波兰(78%)作为欧盟成员低于多数西欧国家,暗示了前社会主义国家转型期对健康造成的持续性影响。
东南亚的越南(73%)、泰国(71%)、印尼(70%)与南亚的印度(72%)、孟加拉国(77%)等国的数据,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
生存挑战区:70%以下的严峻现实
图表底部揭示了最严峻的生存挑战。非洲多国数据堪忧:埃及(72%)、埃塞俄比亚(63%)、乌干达(60%)、坦桑尼亚(59%)、刚果(金)(56%)、肯尼亚(52%)直至尼日利亚(47%)。
这些数据背后是传染病负担沉重、医疗资源短缺、公共卫生系统薄弱等多重困境。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61%),作为大国其男性生存比例明显低于经济发展水平,这与酗酒文化、心血管疾病高发等社会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巴基斯坦、菲律宾(66%),缅甸(61%),南非(55%)等国数据,则反映了内部冲突、贫困或不平等对男性寿命的侵蚀。
跨越47个百分点的生命启示
从阿联酋的94%到尼日利亚的47%,这47个百分点的差距不仅是数字的悬殊,更是生命机会的真实鸿沟。
男性活到65岁的比例,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各国在经济发展、医疗投入、环境治理、社会安定等方面的综合成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