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明朝6千万人,清朝为啥能涨到4亿?核心就一件事:老百姓敢生孩子

要问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人口最多,答案毫无悬念——是清朝。你可能想不到,明末全国人口只有五六千万,可到了清朝道光年间,竟猛

要问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人口最多,答案毫无悬念——是清朝。你可能想不到,明末全国人口只有五六千万,可到了清朝道光年间,竟猛增到四亿。短短两百年间,人口翻了六七倍,这在前朝几乎是天方夜谭。那清朝人口是怎么实现“爆炸式”增长的呢?其实道理并不复杂——老百姓能吃饱饭、过上安稳日子了,人口自然就上来了。

一、粮食够吃,能养活更多人

不管在哪个时代,“能不能吃饱”始终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道门槛。清朝以前,老百姓主要种的是小麦和水稻。但这两种作物都挑土地:小麦要平旱地,水稻要水良田,那些山地、坡地基本种不了,只能荒着。一遇旱涝灾害,庄稼歉收,就得闹饥荒、饿死人,人口自然上不去。

而清朝有了“救荒利器”,从海外传来的新作物,比如玉米、红薯和土豆。这些作物简直是老天爷派来的“续命粮”:

玉米耐旱,山坡薄地撒种就能长,产量还比小麦高。

红薯更不挑土地,有点土就能活,一亩能收上千斤,产量是水稻的两倍多,而且耐储存,冬天煮粥、烤着吃都管饱。

土豆也一样,耐寒耐瘠,挖出来能放小半年,灾年有它就不怕饿肚子。

这些作物在明朝就传进来了,但那时没推广开,老百姓不懂怎么种,朝廷也没引导。到了清朝,官府开始鼓励种植,康熙、乾隆都曾派人教百姓种红薯、种玉米。慢慢地,荒山、坡地都利用起来了,粮食产量一下子提了上去。过去十亩地养三口人,现在能养五口,饿不着了,人口自然就多了。

二、社会安定,百姓能踏实过日子

明末那几十年,乱得不像样:先是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打了十几年;清军入关后又南征北战,平定南明、削三藩……战火连天,老百姓不是被抓去当兵,就是逃难避祸,田都种不成,有些村子甚至十室九空,人口怎么可能增长?

清朝从康熙中期开始,局面就渐渐稳了下来。康熙平三藩(1681年)、收台湾(1683年),和沙俄打了雅克萨之战后划清边界,北方也安定了。雍正、乾隆这一百多年,基本没什么大规模内战。即便有战争,也多在边疆(比如对准噶尔用兵),对内地百姓影响很小。

老百姓最怕打仗。只要天下太平,就能安心种地、娶妻生子。像江南地区,康熙以后基本没打过仗,家家有余粮,孩子也养得起,村子里人丁越来越旺。日积月累,全国人口就蹭蹭往上涨。

三、税制改革,不怕多添人口

过去老百姓不敢多生孩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税是按“人头”收的,也就是“人头税”。比如明朝,家里有几个男丁,就得交几份税。孩子生得越多,税负越重。有些人家为了逃税,生了孩子也不报户口(叫“隐户”),甚至有人狠心把孩子送走——不是不想要,实在是养不起。

清朝把这规矩彻底改了:

康熙提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现在的人数为基准,以后新生人口不增税。

雍正推行“摊丁入亩”,干脆取消人头税,赋税全按田地面积来收,家里有多少地,就交多少税,和人口无关。

这一下子解开了老百姓的枷锁。比如原来家里五亩地、三个男丁,要交三份税;现在哪怕有十个、二十个男丁,只要土地不变,税就不变。谁还怕多生孩子?之前藏着的“隐户”也敢登记入户了,人口数字不是“暴增”,是原本没算进去的,现在都见光了。再加上大家愿意生,人口自然快速增长。

四、孩子能养活,人口基数稳住了

以前人口增长慢,还有一个现实,孩子太难养活了。那时候医疗条件差,孩子容易得天花、痢疾之类的病,一旦染上,基本只能“听天由命”。明朝就连皇子都有不少夭折于天花,更别说平民家的孩子——有的家庭生五六个,最后能成人一两个就算不错。

清朝在这方面有所改善,关键是“种痘法”的推广。当时人们发现,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得,于是想出个办法:从患者身上取一点痘浆,轻轻涂在健康孩子的皮肤上,让孩子轻微感染一次,痊愈后就有了免疫力。这叫“人痘接种”,虽然不绝对安全,但比之前毫无办法强太多了。

清朝皇室很重视这个,康熙自己得过天花,就下令在宫中推广种痘,后来传到民间。老百姓的孩子种痘后,存活率明显提高。过去一家生三个娃可能只活一个,现在能活两个。一代代积累下来,人口规模就上去了。

五、不是清朝多“厉害”,是老百姓日子好过了

说到底,清朝人口爆炸,不是因为皇帝多么英明,也不是有什么“神奇政策”,根本在于四个朴素的原因:有饭吃、无战乱、税合理、娃活得下来。这四个条件凑齐了,人口想不涨都难。

到了晚清,虽然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人口有所波动,但四亿的基数已经奠定——这就是后来“四万万同胞”说法的来源。直到今天,中国庞大的人口基础,也和清朝这两百年的人口积累密不可分。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52
用户10xxx52 17
2025-10-16 22:28
满清后裔又来洗地,满清杀了多少人???

布丁 回复 10-19 17:14
我记得欧洲有个人当时来了清朝,回去后写了一本书,书里说清朝老百姓连他们的殖民地都不如!

沧海一粟 回复 10-21 13:27
哪个王朝乱的时候不杀人大唐够牛了吧后面死了多少人

用户10xxx23
用户10xxx23 10
2025-10-16 15:57
吃瓜蒙主专治清蛆二鬼子万物西来,而且她特喜欢遗老遗少对她满世界造谣污蔑断章取义,有助于她涨粉,B站每晚八点一刻到十点一刻直播

海桃 回复 10-16 17:32
居然会有脑残会去相信吃瓜萌主[笑着哭]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复 10-17 14:13
让满遗们自娱自乐去吧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7
2025-10-16 22:00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中方代表团长是索额图,俄方代表团长是戈洛文,索额图提出三个中俄划界方案,第一个方案:是以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为国界,以东属中国版图,以西属俄国版图,戈洛文对这个方案表示反对,第二个方案:是以东西伯利亚的勒拿河为国界,以东属中国版图,以西属俄国版图,戈洛文对这个方案仍然反对,第三个方案是以远东的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外兴安岭、乌第河以南,包括库页岛,都属于中国的版图,俄国的戈洛文提出,中俄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国界,索额图对此坚决反对,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以索额图提出的第三个方案最终签定完成。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6
2025-10-16 22:00
以前有个网页,讨论明朝为什么没有继承元朝时期,那横跨欧亚的庞大疆域领土,反而重新缩变成汉国,上面天南海北的很多网民发评论,那些网民几乎无一例外,全都是批评谴责明朝,没有继承元朝时期,那横跨欧亚的庞大疆域领土,结果给了东欧俄罗斯人崛起难得的历史机遇,

溪雲 回复 10-21 00:27
搞笑吗?他们不知道元朝是元朝,蒙古国是蒙古国?忽必烈只是元朝皇帝,又不是四大汗国皇帝

云下之月
云下之月 6
2025-10-20 09:55
税收问题,清以前按人头交税,生的越多交税就越多,清后按土地交税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6
2025-10-16 22:00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康熙皇帝和索额图,提出中俄两国以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为国界,以东地区属中国版图,以西地区属俄国版图。

深渊传说 回复 10-18 16:39
麻哥康圣祖在打完尼布楚的八百多流浪哥萨克以后,就把包括贝加尔湖在内的鲜卑利亚(鲜卑利亚,听名字就知道应该是华夏故土)割让给俄国人了。这是明朝的责任吗?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6
2025-10-16 22:00
清朝鼎盛时期很厉害,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康熙皇帝和索额图,提出中俄两国以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为国界,以东地区属中国版图,以西地区属俄国版图。
浅醉半生
浅醉半生 4
2025-10-18 20:57
脑残文章,清朝是当时全世界主体民族国家里面人口增幅相对较少的。最垃圾这些文章竟然好像东亚就是一个亚空间一样什么科技、文化、政治变化都可以无视,竟然和前面一二百年前的朝代比,而不是横向的和全世界其他的国家比。就像现在我们不可能去和清朝比,而是和美国及欧盟比。也就骗骗一些非专业人士吧了。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4
2025-10-16 22:00
中国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元朝北京(当时叫做大都)时期,当时中国元朝的疆域面积,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法是44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前苏联的两倍,另一个说法是5000万平方公里,这相当于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元朝北京时期,中国的疆域面积,是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没有之一,是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国。

桔子 回复 10-21 11:34
你把围边汗国都算进去啦!汗国可不算元朝版图,那时叫蒙古帝国,元只有其中部份,蒙古帝国分裂后才有元,所以疆域没有4,5000万

溪雲 回复 10-21 00:28
别搁这意淫了,横跨欧亚的是蒙古国不是元朝,真是搞笑,分都没分清楚就开始出来吹了?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4
2025-10-16 22:00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索额图提出三个中俄划界方案,第一个方案:是以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为国界,以东属中国版图,以西属俄国版图,第二个方案:是以东西伯利亚的勒拿河为国界,以东属中国版图,以西属俄国版图,第三个方案是以远东的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外兴安岭、乌第河以南,包括库页岛,都属于中国的版图。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3
2025-10-16 22:00
元朝时期的北京政府,在西伯利亚地区,设立的行政编制叫做岭北行省,岭北行省在叶尼塞河流域,设立行政管辖,命名为谦州,叶尼塞河也有个中文名字叫做谦河。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
2025-10-17 14:06
呸!真是厚颜无耻
江阳
江阳 2
2025-10-20 07:00
以前都苦,大家吃米面,到你这吃番薯,现在你天天吃番薯不?前二十年猪天天吃番薯,猪也生得多,现在猪都不天天吃番薯了。
杰哥
杰哥 2
2025-10-23 06:44
汉人会在外族压迫下生生不息,灭亡汉人的外族从未出现,灭亡汉族的只会是汉人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1
2025-10-16 22:00
元朝时期,岭北行省在叶尼塞河流域,设立行政管辖,命名为谦州,叶尼塞河也有个中文名字叫做谦河。
秦永希
秦永希 1
2025-10-23 13:08
红薯玉米都差不多传入国内上百年,大明王朝后期还连年灾荒,都没推广开,大明王朝也是个不干事的主!!!
orthop8
orthop8
2025-10-23 09:31
清前期与中期基本没有受到外来威胁,南宋及明朝一直受外来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