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精神出轨,在婚姻中走失的男与女

精神出轨,简言之就是人们在婚后与配偶之外的第三者发生了无性行为的精神恋爱。尽管精神出轨的当事人多数情况能够“发乎情,止乎

精神出轨,简言之就是人们在婚后与配偶之外的第三者发生了无性行为的精神恋爱。尽管精神出轨的当事人多数情况能够“发乎情,止乎礼”,恪守道德底线,但对婚姻造成的实质性伤害却丝毫不比肉体出轨小。

面对婚姻和感情,人们往往在需要理性判断时冲动,需要感性处之时却又畏缩不前。比如理智上,人们依赖通过井然有序的婚姻生活获得安全感。可是安全和幸福经常很难两全其美,对于情感上那个追求刺激的自我来说,婚姻则可能成为一座精神的囚牢。

有部电视剧《我们俩的婚姻》,因涉及精神出轨的情节而受到争议。主演李亚鹏在接受采访时坦陈:自己也不能保证精神不出轨,但为了家庭,则要“尽量避免”。李亚鹏的“尽量避免”说得很性情,不过他却只说了一半,隐藏在内心的是任何人都感到棘手的问题:如果“尽量”也“避免”不了呢?

婚姻中的男女都知道,精神出轨很无奈。再好学的孩子,也不能指望他每堂课都专心致志。能在几十年的婚姻路上不开小差,这世上能做到的恐怕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脑子永远只有一根弦的痴人,另一种是圣人。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既非情圣亦非情痴。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必然俗一点,七情六欲必定难把持一点,而精神出轨比肉体出轨更难以抗拒。

哲人说: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多;不出轨,是因为遇到的苹果还不够甜,柳下惠怀拥美女而不乱,那是因为柳下惠是君子,肉欲太低俗。但君子也是人,像电影《亲密》里面的汤少,身体不越轨,不代表思想不越轨。诗也说了,梦里巫山常到。

肉体出轨是两个人的苟且,精神出轨仅是脑海中的一个意象,来去飘渺无迹可寻。打一个佛家的比喻,肉体出轨是风吹幡动,精神出轨则只是心动。情欲好防,情思难防,防得住,就修成佛了。精神出轨是麻醉人于无形的十香软筋散,是已婚人士逃不开的心魔。就算你再小心提防,它总能在你感情最脆弱,最疲于防备时偷袭你。

有人说精神出轨的人,他们拼命坚守道德底线,不跨出肉体出轨那罪恶的一步,因为他们多半是对婚姻和家庭有责任感的人。他们只是在婚姻的漫漫长路中走失了一步,就算思想上不忠实于配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迷途知返。他们的所为不会对婚姻造成破坏。这种人,其行可悲其情可恕。

同样是逃兵,百步和五十步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并无性质上的不同。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套用一下:精神发春了,婚姻的冬天还会远吗?

灵与肉从来都是一个整体,像《一声叹息》里那样,曾经情人眼里的西施潘安,成了如同左手摸右手的身边人后,爱情顿时消残不见。既不愿意伤害老婆,又抵挡不住情人的诱惑,“委曲求全”,全了精神出轨。而从精神出轨到肉体出轨,就差捅一层窗户纸。

关于爱情,大哲苏格拉底有个比喻:爱情是你走进一块麦田寻找,不能回头,最后拾取一颗最大最好的麦穗。他的意思是,爱情永远无法满足,当你每发现一颗大麦穗,总期待着后面还会有更好的,不断反复,最终一无所有。

爱情绝不能是精神出轨的借口。婚姻生活中难免遇到疲劳期,但精神出轨绝不是可以小憩的安全岛。当精神都不能恪守忠贞的价值,还以为理智能抗拒肉欲的挑逗,这是自欺欺人,不但不会两全其美,反而伤痛更深。

不可否认,现代婚姻在社会压力之下出现了许多问题,人们在应对社会竞争、实现社会价值中费尽身心之力,却往往忽略婚姻更需要用心呵护。精神出轨的悖论在于,在生活面前,一方面婚姻摧毁了原来爱情的甜蜜,一方面又被新的爱情所摧毁。没有一对夫妻当初不是真心相爱,但精神出轨的人,往往却需要在婚姻之外寻求恋爱的甜蜜。

所以,每一个面临精神出轨诱惑的迷茫者,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没有完美无瑕的婚姻,但你可以让婚姻变得更好。与其去寻找精神上的第三者,莫如回头打量一下身边人,多些夫妻间的情感交流,彼此之间试着找回当年恋爱的热情,试着发现对方身上一直被自己忽视的另一面,来一段轰轰烈烈的婚内恋爱。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困扰,得到长久的、心安理得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