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按时吃药了,鼻炎怎么还越来越严重?” 不少鼻炎患者都有这样的困惑。其实,比药物更影响鼻炎康复的,是那些藏在日常生活里的 “隐形杀手”。很多人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坏习惯,正在一步步摧毁鼻腔健康,让鼻炎陷入 “反复发作 — 加重恶化” 的恶性循环。
频繁用力擤鼻涕,是最常见也最伤鼻的习惯之一。鼻炎发作时鼻塞、流涕难忍,多数人会捏住两侧鼻孔用力猛擤,试图一次性清理鼻腔。但这种做法反而会让鼻腔内压力骤升,携带细菌的分泌物可能逆流进入鼻窦,引发鼻窦炎,还会损伤鼻黏膜上皮细胞,导致鼻腔更敏感。正确的做法是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出另一侧的分泌物,力度以不感到鼻腔疼痛为宜。
长期处于 “空调房” 且忽视通风,堪称鼻炎患者的 “温床”。空调在制冷过程中会降低室内湿度,让鼻腔黏膜长期处于干燥状态,屏障功能受损,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同时,空调滤网若长期不清洗,会堆积大量尘螨、霉菌等过敏原,这些物质随冷风扩散,持续刺激鼻腔引发过敏反应。建议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将空调湿度调节至 40%—60%,每月至少清洗一次滤网。
用手挖鼻孔的 “小动作”,看似解痒实则暗藏风险。鼻腔黏膜非常脆弱,指甲中的细菌会随挖鼻动作侵入黏膜伤口,引发感染发炎,反复刺激还会导致鼻前庭炎,加重鼻塞和分泌物增多。若实在感到鼻腔瘙痒或干燥,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或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拭。
饮食上的 “重口味” 偏好,也在悄悄加重鼻炎症状。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刺激鼻腔黏膜,导致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让鼻塞、流涕更严重;过多摄入甜食则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身体对过敏原的抵抗力。鼻炎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新鲜蔬果,增强鼻腔黏膜的修复能力。
过度依赖鼻腔药物,是很多人陷入的 “治疗误区”。为了快速缓解鼻塞,不少人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类滴鼻药,却不知这类药物连续使用超过一周,就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使鼻腔对药物产生依赖,反而加重鼻塞症状。鼻炎治疗需遵医嘱,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忽视鼻腔保暖,在换季时尤为常见。鼻腔黏膜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受凉后容易引发血管收缩,导致鼻塞加重。春秋季节外出时应佩戴口罩,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冬季室内取暖时,可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减少鼻腔干燥不适。
鼻炎的康复从来不是 “单靠药物” 的战斗,更需要纠正生活中的坏习惯,给鼻腔创造健康的修复环境。从今天起,戒掉用力擤鼻、挖鼻孔的陋习,调整饮食结构,做好鼻腔保暖与清洁,鼻炎的症状定会慢慢改善。毕竟,健康的鼻腔,才是呼吸自由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