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长沙多所中小学推行的家长护学岗轮值制度,在家长群里引发不小讨论。
一边是学校希望通过家校协作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另一边是家长吐槽时间冲突、责任边界模糊,这场关于护学岗的争议,其实折射出家校共育中的现实难题。
今天就结合市教育局的最新回应,聊聊这件事里的各方诉求。

所谓家长护学岗,大多是学校安排家长轮流在上下学时段,在校园周边协助维持交通秩序、引导学生过马路、看管校门口人流。
初衷确实暖心,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段,校门口常因接送车辆扎堆出现拥堵,有家长现场疏导能减少安全隐患。不少参与过的家长也表示,亲身体验后更能理解学校管理的不易,还能直观看到孩子在校门口的状态。

但争议点也很集中。首先是时间矛盾,多数家长需要正常上班,低年级学生上学时间多在早上7点半到8点,放学在下午4点半左右,正好和工作时间重叠。
有家长吐槽,为了轮值不得不向公司请假,次数多了不仅影响工作进度,还可能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部分自由职业者或全职妈妈虽时间灵活,却也面临轮值频率过高的问题,有家长反映一学期要轮值五六次,精力难以兼顾。

其次是责任界定模糊,让不少家长心里没底。
护学岗期间若遇到学生打闹、交通意外等情况,家长是否需要承担责任?有家长担心,自己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安全培训,万一出现突发状况,既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还可能卷入后续纠纷。还有家长提到,部分学校对护学岗的工作内容没有明确说明,导致轮到自己时只能跟着其他家长“模仿操作”,护学效果打折扣。

面对这些争议,长沙市教育局近期给出回应,明确表示护学岗应坚持自愿参与原则,学校不得强制要求家长轮值。
同时建议学校根据家长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比如允许家长之间自行协调换班,或优先安排时间相对自由的家长参与。此外,教育局还提到会督促学校对参与护学岗的家长进行简单培训,明确工作范围和注意事项,避免因责任不清引发纠纷。
其实家长护学岗的核心是家校协作,而非家长负担。
学校不妨多收集家长的意见,比如通过问卷调研了解家长的时间Availability,制定更灵活的轮值方案;也可以联合社区、交警等力量,共同保障校门口的安全,减轻家长的压力。而家长若有时间和精力参与,既能为孩子的安全出一份力,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学校运转,未尝不是一件双赢的事。

争议的背后,是家长对孩子安全的重视,也是对家校协作边界的关注。
希望在教育局的引导和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护学岗能真正发挥作用,既守护好学生的上学路,也不让家长陷入两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