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必和必拓
中国买矿石坚持用人民币,不玩美元那一套了。美国要求澳大利亚必须用美元售卖(矿石)
中国买矿石坚持用人民币,不玩美元那一套了。美国要求澳大利亚必须用美元售卖(矿石),结果自身又不进口矿石,无法为澳大利亚接盘。中国在铁矿石采购上越来越强势,干脆就坚持用人民币结算,不再跟着美元的路子走。这事儿得从2025年9月底说起,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突然发通知,暂停接收必和必拓所有美元计价的铁矿石,包括那些已经在路上的货船。表面上看,是因为铁矿石品质折扣谈不拢,必和必拓想涨价15%,中方不答应。但实际核心是结算货币的问题,中国钢铁企业这些年被美元汇率波动和定价机制坑了不少钱,现在不想再吃这个亏。集团整合了宝武集团等大钢厂的采购需求,统一对外发声,这就让中方在谈判桌上更有底气,不像过去各家钢厂自己谈,议价能力散乱。澳大利亚那边是铁矿石出口大国,经济命脉就靠这个,必和必拓和力拓这些巨头对华出口占了大头。中国进口铁矿石里,澳大利亚的份额一度高达60%,单必和必拓一家就占中国总进口的近10%。丢了这个市场,澳洲矿业就得喝西北风。结果美国跳出来搅局,向堪培拉施压,要求澳大利亚在对华铁矿石贸易中必须用美元结算,说是为了维护全球美元定价体系。但美国自己钢铁产能小,铁矿石进口量连澳大利亚出口总额的1%都不到,根本消化不了那么多货。数据显示,美国每年铁矿石进口也就那么点,远不够给澳洲接盘。这就等于美国光喊口号,没实际行动,澳洲夹在中间进退两难,只能跟着中国走。澳洲政府和矿企一开始还想硬扛,但现实摆在那儿。中国这些年没闲着,早就在布局铁矿石供应多元化。巴西淡水河谷从2022年就开始和中国签人民币结算的长协,订单量一年比一年大。几内亚的西芒杜矿在中资推动下开发加速,预计很快就能出产能。俄罗斯对华出口份额也在涨,成为靠谱的备用来源。这些变化让中国不再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对澳洲的依赖降下来。加上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了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给大宗商品交易提供了独立渠道,结算起来稳当多了。美国施压澳洲的举动,其实是想稳住美元在大宗商品里的老大地位。这些年,美国用美元当武器,制裁这儿罚那儿,货币政策一变就让新兴市场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好多资源国吃过亏,甚至闹出债务危机。结果现在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琢磨,别把命全系在美元上。中国推的人民币结算方案就成了选项,巴西铁矿石出口里不少转用人民币,降低汇率风险,还能直接用人民币买中国工业品。俄罗斯、南非、中东和非洲一些国家也扩大人民币在大宗商品的使用,就连欧洲面向中国市场的企业,也因为成本和风险考虑,主动选人民币。这不是谁逼的,而是企业自己算账后做的选择。澳洲矿业巨头们扛不住了。2025年10月,必和必拓经过多轮谈判,同意对华现货贸易的30%用人民币结算,涉及年均8850万吨货,价值上百亿美元。这步让步缓解了库存压力,但也暴露了澳洲的尴尬。力拓那边更早接受人民币结算,显示出巨头们的现实主义。澳洲整体对华铁矿石出口占比从2024年的60%掉到2025年的45%,市场份额流失,价格还得往下压。澳洲政府调整预算,外交上推动,但铁矿贸易格局已经变了,新模式在慢慢适应。美元长期主导大宗商品结算,但频繁制裁和政策波动让它信誉打折。人民币靠着中国巨大市场需求和支付体系,给贸易伙伴多一个选择。对于资源国来说,手里有备选才踏实,不用总担心被卡脖子。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统一采购模式,结束了过去散乱谈判的局面,提升了议价力。澳洲矿企像必和必拓,本想单方面涨价坚持美元,结果碰壁,只能让步。力拓的顺应也一样,商业利益摆在那儿。美国在矿产领域的影响力在弱化。它和澳洲签了稀土协议,想反制中国主导,但铁矿石这块,美国需求太小,帮不上忙。澳洲出口到中国的铁矿石占其总出口的绝大部分,丢不起。中国反过来用人民币结算撬动定价权,全球铁矿供应链在重构。更多国家看到好处,南非和中东跟进人民币结算,交易体系趋向多元化。澳洲经济避开大衰退,但依赖中国市场的现实没变。铁矿石贸易的博弈,还牵扯到更广的去美元化趋势。中国石油贸易占世界26%,中东、俄罗斯、伊朗这些主要进口来源基本用人民币结算。澳洲铁矿石部分转人民币后,美元占比在跌。美国急了,但光施压澳洲没用,因为美国没法提供替代市场。澳洲矿业巨头们在财务上缓解了压力,避免美元汇率波动吃亏,但也得面对市场份额缩水。巴西等国从中受益,出口份额涨。全球经济体在重新评估美元依赖。过去十年,美国货币政策外溢让不少国家付出代价,现在人民币方案务实,降低风险。欧洲企业主动用人民币结算中国市场交易,基于经济利益。澳洲的让步是标志,显示出资源贸易的权力平衡在移。中国供应多元化和支付体系扩展,让它在谈判中更有主动。
必和必拓第一财季铜产出同比增长 铁矿石产出同比下降
必和必拓表示,其西澳大利亚铁矿石业务的物料开采量创下纪录,该公司还提前完成了关键基础设施升级。第一财季炼钢用煤产量同比增长8%,动力煤产量则下降4%。首席执行官韩慕睿(MikeHenry)表示:“总体而言,有关大宗商品需求...
中国买矿石坚持用人民币,不玩美元那一套了。美国让澳大利亚必须用美元卖,结果自己又
中国买矿石坚持用人民币,不玩美元那一套了。美国让澳大利亚必须用美元卖,结果自己又不用矿石,没法接盘。澳大利亚夹中间没办法,只能听中国的。现在越来越多国家愿意收人民币,毕竟被美元卡过脖子的都懂,手里有选择才踏实。全球铁矿石贸易长期以来依赖美元结算,这套体系源于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石油和矿产等大宗商品大多以此为准绳。中国作为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每年进口铁矿石超过10亿吨,其中7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贸易规模高达千亿美元级别。这种格局看似稳固,却隐藏汇率风险:美元波动直接推高进口成本,钢厂利润空间被压缩。2025年,国际铁矿石价格已跌至不到100美元每吨,需求疲软加剧了买方议价压力。中国企业过去被动接受美元计价,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开始寻求结算多元化,以降低外部不确定性。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基于长期贸易经验的理性选择,避免单一货币依赖带来的被动局面。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发出通知,暂停所有以美元结算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铁矿石采购,转而要求新合同采用人民币计价。这一动作直击澳洲矿企命门,必和必拓作为全球最大铁矿供应商,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高达40%。力拓集团虽早于2019年试水人民币结算,但必和必拓的强硬姿态曾导致澳洲单方面加价15%,引发中方反击。暂停采购后,澳洲港口库存迅速积压,矿企现金流承压,股价波动加剧。这反映出资源出口国在买方主导市场时的脆弱性:中国转向巴西和南非等替代来源,澳洲出口份额面临下滑。整个事件凸显贸易规则的博弈本质,卖方定价权并非铁板一块,而是需在现实需求中权衡。美国迅速介入,敦促澳大利亚作为盟友维护美元在商品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全球大宗商品结算中,美元占比超过90%,这支撑了美国的金融影响力,包括低成本融资和石油美元循环。华盛顿官员通过外交渠道施压,强调若澳洲让步,将动摇整个体系根基。但美国本土钢铁产能有限,年产仅8000万吨,远无法消化澳洲年出口8亿吨铁矿石的体量。这种“要求别人用美元,自己却无需求接盘”的矛盾,让施压显得底气不足。澳洲政府陷入两难:一方面,中国是无可替代的最大买家;另一方面,盟友义务不容忽视。结果,堪培拉的回应趋于务实,避免公开对抗,转而推动矿企谈判。这暴露了大国博弈中的不对等,美国的霸权逻辑在资源贸易中遭遇现实考验。一周内,谈判进入白热化,必和必拓高层权衡库存风险和市场份额,10月9日宣布接受协议。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其与中国买家的现货贸易中,约30%采用人民币结算。这标志着中方首次在铁矿石领域夺得部分定价权,同时压低了整体价格水平。力拓集团则更早锁定2.5亿吨人民币订单,现金流更趋稳定。澳洲矿企的让步并非心甘情愿,而是经济生存的无奈:丢掉中国订单,意味着破产边缘徘徊。协议签订后,贸易链条迅速恢复,港口发货量回升,但澳洲出口结构需进一步调整。这场风波证明,货币结算选择关乎企业底线,强硬姿态往往换来更大损失。事件的影响迅速外溢,巴西和南非等资源国看到机会,加快人民币结算步伐。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铁矿石出口中,已有超过30%转向人民币,这得益于汇率稳定和直接采购中国设备的便利。过去,美元贬值曾导致巴西雷亚尔缩水,基建资金链断裂;如今,人民币路径避开了中间环节,交易成本降低。南非黄金贸易也开始尝试类似模式,避免美元波动坑害。这些国家曾多次遭遇美国金融制裁,深知单一依赖的隐患。越来越多新兴市场体认识到,货币多元化是贸易安全的缓冲带,中国操作虽未宣称取代美元,却在悄然打破其垄断格局。这波调整折射出全球经济多极化趋势。美元霸权依赖商品结算的“石油美元”模式,但随着中国等国贸易规模膨胀,人民币跨境使用率升至4%以上,国际储备占比渐增。澳洲的困境提醒资源出口国:盲从盟友可能牺牲自身利益,市场导向的互利合作更可靠。美国虽跳脚,却难逆转大势,因为其本土需求不足以支撑施压逻辑。各国手握多币种选择,方能在不确定环境中稳健前行。这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赢路径的探索,贸易规则正向更公平倾斜。
中国买矿石坚持用人民币,不玩美元那一套了。美国让澳大利亚必须用美元卖,结果自己又
中国买矿石坚持用人民币,不玩美元那一套了。美国让澳大利亚必须用美元卖,结果自己又不用矿石,没法接盘。澳大利亚夹中间没办法,只能听中国的。现在越来越多国家愿意收人民币,毕竟被美元卡过脖子的都懂,手里有选择才踏实。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在2025年9月底发通知,让国内钢厂别再接必和必拓集团(BHP)的美元计价新货,尤其是Jimblebar矿的船货。BHP是澳大利亚矿业大头,全球铁矿石供应前三,这一下子就戳中了澳大利亚的经济痛点。BHP股价当天就跌了6%,市值缩水超过百亿美元,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赶紧出来表态,希望中国能继续进口澳洲铁矿石。澳洲铁矿出口占全国出口大头,2023年出口9亿吨,其中85%都去了中国,创了历史高点。BHP和中国谈铁矿石供应合同崩了,中国觉得BHP的报价太高,坚持要用人民币结算,避开美元波动。BHP不愿意让步,结果中国就暂停美元订单。澳洲媒体报道说,这不是全面禁运,BHP的船货还在继续发,但新订单暂停了。澳洲政府急了,阿尔巴尼斯说铁矿石是澳洲最值钱的出口品,得维护好跟中国的贸易关系。澳洲出口到中国的铁矿石占对华出口近60%,没了这个,澳洲贸易顺差得大打折扣。美国虽说没直接公开要求澳洲必须用美元买矿石,但美国一直在推动盟友减少对中国依赖,尤其在关键矿产上。2025年10月初,美国政府就提出要买澳洲关键矿产公司的股权,帮着扩展供应链,避开中国主导的市场。美国自己的铁矿储备只有115亿吨,品位低到33%,开采成本高,每年进口1.2亿吨铁矿,主要从加拿大和巴西拿货,几乎不碰澳洲的。结果美国想让澳洲矿企转向西方市场,自己却不接盘铁矿石大头。澳洲找欧洲国家帮忙,但欧洲表示不想打破贸易平衡。东南亚市场有意向,但产能和运输成本跟不上。印度和日本要开发成替代市场,至少得5年,砸进去数百亿澳元,澳洲耗不起。澳洲财政部长算过账,转向新市场时间长、钱多,还不稳。相比之下,中国是实打实的大客户,需求稳定。澳洲矿区工人和冶炼厂得跟着减产,数十万人收入发愁。BHP首席执行官迈克·亨利在任上推动公司成本控制,向美国矿业投资,因为电力费用低一半,但他也得承认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不可缺。中国早几年就跟巴西淡水河谷搞人民币结算试点,还拿下西非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年产1.2亿吨,能当备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到2025年5月,已有174家直接参与者、1509家间接参与者,覆盖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非洲进出口银行、阿布扎比第一银行都加入了。越来越多国家愿意用人民币结算,都是吃过美元苦头的教训。不止矿石和石油,其他贸易领域人民币也越来越香。大华银行等外资机构接入CIPS,因为中国内地、香港和东盟跨境结算一半以上在中国,用人民币省事。中国五矿、通用技术集团这些大企业用人民币开国际信用证。大家发现,手里多一种货币,就少点被动,不用总看美元脸色。越来越多国家醒悟,美元卡脖子太狠。俄罗斯被切国际资金清算系统后,用人民币贸易翻倍。伊朗避开美元制裁,用人民币结算石油。中国推“一带一路”,沿线国用人民币结算贸易。2024年,人民币在全球储备份额升到2.3%,虽不高,但增长快。这事本质上是货币竞争。美元霸权靠制裁维持,但推更多国家多元货币。人民币稳扎稳打,靠贸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