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美这轮掰手腕,中方喊停才能停,特朗普从来没有这么生气过

特朗普没想到,中方这多道反制后劲如此之大,他从来没有这么生气过,在白宫椭圆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再也绷不住情绪,当场

特朗普没想到,中方这多道反制后劲如此之大,他从来没有这么生气过,在白宫椭圆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再也绷不住情绪,当场和记者吵架,大骂记者恶心。当众人好奇“谁把总统惹毛了”的时候,中国商务部淡定亮相,发表讲话,重点谈及中美本轮博弈。一句话:中美之间的这场“掰手腕”,中方喊停才能停。特朗普的情绪失控,其实是把美国的焦虑写在了自己的脸上。白宫记者会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美国网民感叹——“总统像是刚听到坏消息”。CNN评论说:前所未见的愤怒,标志着贸易战的拐点。为什么?因为这次中方出的牌,不是口头警告,而是系统性反制。不是喊口号,而是掐住了对方真正的命门。

面对国庆假期期间美方一连串的试探,中方连续打出三招组合拳。第一招:稀土出口管制。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辞平静,但含金量极高。我们说了,这不是“禁运”,而是“依法有序、精准调控”。

中方十分清楚稀土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它是高科技制造的“维生素”,是军工的“血液”。比如一架F-35战机要用到400公斤稀土,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要用4600公斤。中方这一下,美方的军工链、能源链、新能源车辆,几乎同时被“点名”。

第二招,中方把稀土的设备与技术一并纳入管制清单。这才是杀手锏。这次管控不仅限原料,还覆盖稀土分离、提纯设备与控制软件。简单讲:你有矿?没用。你炼不出来。稀土最难的不是挖,而是“提”。分离纯度、杂质控制、磁性能稳定,全靠设备与算法。中国在中游环节的全球份额超过90%,这道锁链,才是真正的“卡脖子技术”。

犹记得特朗普于10月1日会见巴基斯坦总理,二人闭门会谈30分钟,就稀土矿产开发达成了一份重磅协议。没想到,中方这次对设备和技术也加以管制了,那份重磅协议,此时此刻成了笑话。

第三招:对美港口费反制措施。美方10月14日起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中方即刻反制,对涉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这一来一回,干净利落。更关键的是,中方不是情绪化“拍桌子”,而是依照《国际海运条例》行事。有理、有据、有节。对等回应、法理充足。让人说不出二话。

为什么这次中方如此从容?因为底气在链条上。稀土,是新时代的“工业粮食”。在清洁能源、芯片制造、导弹制导、电动车马达中,都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中国不仅有矿,更有全产业链:从开采、冶炼到磁体制造,一体化程度全球第一。稀土分离纯化设备、算法控制系统、环保处理工艺几乎都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再加上我们政策执行上的“稳”:依法施策,不搞突袭;非禁运,而是许可制,公布前已通报多国,体现负责任大国姿态。从这可以看出,我方这次行动这不是简单的反击,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体系性行动。

美方的焦虑,不是没有理由的。美国想“去中国化”,但这事太难。即使开了新矿,还得有分离提纯设备、环保体系、资金与时间。连美国智库都承认:至少十年,才能勉强补齐一半链条。特朗普寄希望于“巴基斯坦方案”,但问题是一旦设备也纳入管制,这条路几乎瞬间被封死。这场博弈,中国打的是“规则战”“产业链战”,靠制度、技术、产业的自信。美国打的是“情绪战”“关税战”。一个是真刀真枪,一个是情绪宣泄。所以,真正能决定“什么时候停”的,不是白宫的嗓门,而是稀土的流向。特朗普的愤怒,只是表象。他的失控,是因为意识到——这一次,美方不是在谈判桌上吃亏,而是在产业链上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