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高等教育版图里,一所大学的实力,不仅写在排名里,更体现在它能把多少学生推向更高的平台。上海财经大学,就是这样一所“把学生往更大未来送”的学校。它的学术底蕴扎实、学科体系完备、人才培养体系成熟,保研这件事并不需要过度渲染,因为它本身就是上财教育质量的自然结果。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人数增加至1063人,相对于2025年同比增幅达16.3%。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而是学校在科研、师资、平台资源持续投入的结果。这意味着,上财不只是把学生送走,而是把学生“托举到更值得去的地方”,正在构建一个容纳更多优秀学生继续深造的学术生态。
人数也大扩容,让更多优秀学生有机会留在上财继续深造。推免指标逐年稳步增加,2025年相对2024年保研人数只增长了15人,而2026年度保研人数则大幅度上涨,增加了足足149人。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高速运转的引擎,各学院就是分别提供动力的“缸体”,而现在,它们在同时按下“加速键”。

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扩招幅度超过100%,从41人猛增至84人,体现了上财在高端金融人才培养上的战略升级;法学院增至92人,释放出新法学建设持续强化的明确信号;金融学院也扩招至132人,依旧稳坐上财核心王牌地位。新增的两个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新闻与社会高等研究院也总计录取超50人,让上财的学科版图变得更加立体、多元、未来化。每一个学院扩招背后,都代表着学校在为学生铺设更多的深造跑道,当院系越来越多、名额越来越大,学生的努力,就更有机会被看见、被承接、被继续雕琢。
在上财,保研不是少数精英的戏码,而是多数人的可达路径。上财的课堂严谨,学术体系完整,学生在本科阶段就频繁接触科研、行业真实案例、政策型课程、双语教学、全球项目……这些经历并不会被虚掷,而是在保研时成为真正的底气。
金融、会计、管理、法律、经济这些学科本身就带着天然的深造属性,学生们在实习中沉淀职业感悟,在科研中打磨逻辑思维,在竞赛中展现专业能力,而当机会本身变多时,每一次积累、每一次尝试,都能成为冲刺保研时的关键一步。

这里的学生经常会说一句话:上财让你想变好,也给你变好的空间。保研,不再是一场孤独的攻坚战,而是一条被无数资源和榜样照亮的路。上海财经大学并不把“保研率”当作炫耀资本,却把它当作对学生最扎实、最真实的承诺。保研不是故事,而是趋势;深造不是运气,而是体系。一个稳步扩容、持续向上、不断突破学科边界的上财,正在为越来越多学生提供“向上流动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