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经济有计划,再说市场经济的优越性》计划经济的核心要点有如下:1,市场

芸芸聊健康 2024-04-10 11:41:11

《计划经济≠经济有计划,再说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计划经济的核心要点有如下:

1,市场主体数量少,排斥自发形成市场主体

2,市场主体的价格不自主化

3,市场主体对自身资源调配不能自主化

4,市场主体的交易不自由,不能自主选择交易对象,交易方式

说到底,经济活动缺乏自由,价格被严格管制。

当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自由,它们能自主决定价格,交易对象,交易方式等。这就是市场经济。

除少数极端情况下(比如战时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应市场经济为底层逻辑,为主流。

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为主流,不等于不排斥对经济发展有计划,有规划。

一个家庭有自己的规划,一个公司有自己的计划,怎么一个国家就不能有自己的宏观和微观的计划?

当然可以有。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市场的多个主体间可以自由的交易。其中价格相对自由,分工合作是的自由,发掘和满足需求是的自由。这种交易是基于市场价格下的自发地选择,而不是人为计划和指定。

市场主体自身可以有自己的计划,国家对经济发展有计划。这跟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基础,作为底层逻辑是没有冲突的。

那为什么一个国家必须“市场经济为底层逻辑,为主流”?

实际上,前苏联,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都说明: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1,计划经济低估了经济活动的复杂性

2,计划经济不能优胜劣汰

3,计划经济过于集中权力,导致的政治风险、社会风险过高

4,市场经济更鼓励创新

经济活动的核心是:分工与合作;发现需求与满足需求;以及在整个过程里的信息流与物流。

哪怕在今天,有互联网,有超级电脑,我们仍不能精确且准确的探知信息,发布信息,传递信息;更遑论在基于信息的基础上去做计划。

实际上人的需求是最难把握的。我们自己都没法预测自己明天早上想吃什么,会吃什么,你又如何能让一个计划中心来计划呢?

科技的进步可以创造很多新需求,你也无法预测哪些科技进步会真正创造需求。比如,近年来元宇宙也好,VR也好,火起来了吗?没有。

经济规模越大,其复杂性越大。管理一个家庭尚难,管理一个大公司更难。精确计划一个大规模经济的国家则是难上加难。

计划经济往往宣传自己不会浪费,不会有经济危机。但往往带来浪费+缺乏。其根源就是“低估了信息流的复杂性”。无论是分工和合作的信息,还是需求的信息。

优胜劣汰也是市场经济的优点。

人其实是惰性的;而组织也是有惰性的。随着人和组织的年龄增长,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惰性会增大。而且,组织规模大后,信息的传递本身也会有问题。其实就是组织里的“分工与合作”会随着规模增加而困难度增加。

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其实都会有组织惰性。规模小+刚诞生,个人和组织往往是动力十足,活力四射。但随着时间推移,随着规模的增大,效率低下就很容易发生。

而市场经济就是靠优胜劣汰来确保经济的高效率。看看每年有多少企业倒闭,就知道裁撤了多少低效率的市场主体。然而,如果是计划经济,这样的低效率是难以裁撤的。

计划经济过分集中权力。这会带来很大的政治社会风险。分布式会增加冗余,会增加抗风险能力。而计划经济天然抗拒分布式,天然缺乏抗风险能力。这点不需要我额外赘述。

而最可怕的是,计划经济很恐惧创新。

因为创新是对既往的否定。而既往的成功往往意味着自信和固执,既往的成功也意味着的年龄的增大。

计划一个创新的东西,其实是很难的。哪怕你知道这样的创新是必要的。比如,让燃油车公司来制造电动车;让胶片公司计划数字拍照。这样革自己命的创新,你哪怕知道这是必要的,你也难以执行下去。

何况,创新是否必要,你都不知道呢。VR、元宇宙、氢能源等等失败创新还历历在目呢。

而必要性判断还得靠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而无法预测和计划。

以上的种种都说明,市场经济远远优于计划经济。

0 阅读:31
芸芸聊健康

芸芸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