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结体、结构、结字——五十九聊临写《圣教序》中之“识”字我

云峰语录 2024-06-14 06:45:21

一笑三语:结体、结构、结字——五十九聊临写《圣教序》中之“识”字

我乃清和堂主人范云峰,今日的三语依然围绕着临写《圣教序》中的字展开,而今日要重点聊聊的是“识”字。

然,“识”字,若单纯依据我们当下的审美标准来评判,或许它并非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觉得惊艳绝伦、美不胜收的字。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就缺乏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事实上,这个字最大的特点正在于它对常规书写的突破与创新。

当我们面对“识”字时,若从结体上来分析,它看似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但在王羲之书写过程中,完全可以将其视作“左右结构”来处理,“言”为左侧,“音”与“戈”几乎贴在了一起,为右侧。“戈钩”比上面长出很多,而且这个钩划,却没有那么多的斜度。这种独特的认知与理解,为我们书写这个字开辟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故,在临写时,可以更深入地去体会这种结字上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感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像是在打破一种固有模式,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充满创意和变化的书写领域。

因此,可以试着去想象,当我们以一种突破常规的方式去临写“识”字时,每一笔的落下、每一划的走势,都蕴含着对传统的挑战和对创新的追求。这种临写不仅仅是简单地模仿字帖上的形态,更是在探索和挖掘字的内在神韵与表现力。通过对“识”字的临写,我们仿佛能够触摸到书法艺术中那灵动多变、充满活力的一面。

同时,“识”字也提醒着我们,在书法的世界里,审美是多元而丰富的。不能仅仅凭借一种固定的、狭隘的审美观念去评判一个字的优劣。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所在,需要我们用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和感受。而在临写《圣教序》这样的经典作品时,我们更应该以一种敬畏而又充满探索精神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字,从中汲取营养和灵感,不断提升自己的书写水平和艺术素养。总之,“识”字虽看似平凡,但其所蕴含的书写智慧和艺术魅力却不容小觑。它让我们明白,在书法的天地里,有无尽的可能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展现。

范云峰甲辰五月初九郑州早安!

0 阅读:1
云峰语录

云峰语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