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带笔、连笔、断笔——六十六聊临写《圣教序》之“贤”字今日

云峰语录 2024-06-28 01:24:41

一笑三语:带笔、连笔、断笔——六十六聊临写《圣教序》之“贤”字

今日,作为清和堂主人范云峰,我再度与诸位共游书法的浩瀚宇宙,品味王羲之《圣教序》中“贤”字的深邃韵味。在书法的世界里,每一个字都仿佛一位舞者,用其独特的舞姿,诠释着生命的韵律与节奏。而“贤”字,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让我们一同探寻其内在的玄妙。

然,“贤”字,其简体字的写法源于草书,凝聚了行草书的精髓。上方原本应为“臣又”,但在行草书的演变中,巧妙地简化为两条竖划。这两条竖划,不仅简化了字形,更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和动态美。注意本字的辅助线,一竖比一竖高,这种细微的差别,恰恰为下方的“贝”字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使整个字在结构上显得更为和谐统一。

至此,在临写“贤”字时,我们首先要用厚重之笔先写左边的竖划。这一笔要写到未端时向上带笔,这种带笔的动作,不仅增加了字的动感和流畅性,更为后续的书写做好了铺垫。接着,我们要高出第一竖写第二竖,这里要注意狐度,即上面宽,下面窄一点,形成了一种微妙的视觉对比。然后,我们再写“又”字,这个过程中连笔不能断笔,要将三者紧密相连,一气呵成。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旋转动作,仿佛一位舞者在翩翩起舞,展现出书法独特的韵律美。

接下来是下方的“贝”字。第一竖要顺峰露尖,提笔在其上方再写横折,这里要注意上右仰的角度,使整个字在视觉上更为挺拔。右边的竖要比左边的竖长一些,这种不对称的设计,增加了字的动感和趣味性。在带笔起来的里面两横,要连接左边的竖,右边空出一定的空间,形成了一种虚实相间的美感。最后,在左边竖的下方写横折撇,撇要用中锋快速行笔,在右边竖的下方写点,然后回锋收笔,整个字就完成了。

通过临写“贤”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书法的独特魅力,更可以领略到王羲之《圣教序》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希望每一位书法爱好者,都能在书法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快乐。

范云峰甲辰五月廿三郑州早安!

0 阅读:5
云峰语录

云峰语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