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比干大人不幸遇害,他的妻子在他离世后,依旧为他生了个娃娃,为了纪念比干,

易信娱乐 2024-10-05 17:39:56

古时候,比干大人不幸遇害,他的妻子在他离世后,依旧为他生了个娃娃,为了纪念比干,又怕招来祸事,这孩子就没用爹的姓,而是用了个特别的姓氏。时光飞逝,这个姓氏在南方越来越多见,谁能想到,一个为了躲避灾祸而起的姓,如今却成了大姓?他的后人也是能人辈出啊!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鹤壁市人民政府 2014年7月11日关于“鹤壁历史名人——比干”的报道)   春日的朝歌,阳光温煦,微风拂过宫墙,却难以驱散笼罩在这座商朝都城上空的阴霾。   比干站在摘星楼下,抬头望着那座象征权力与奢靡的高塔,内心涌起一阵苦涩,他深吸一口气,握紧拳头,下定决心要再次进谏。   踏上摘星楼的台阶时,比干心里七上八下,他知道这趟差事不好办,可作为商朝重臣,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国家走向灭亡。   "唉,我这把老骨头还能顶什么用啊?"他暗自嘀咕,"可要是不去劝谏,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   比干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别怂,都到这儿了,豁出去了,一连三天,比干就像个话唠似的,不停地在帝辛耳边唠叨。   他希望能唤醒这位昏君的良知,可帝辛却越听越烦,终于,帝辛忍无可忍,冲着比干吼道:"你这老头子,哪来那么多废话?谁给你的胆子?"   比干挺直腰杆,直视帝辛的眼睛:"我行得正坐得直,有什么好怕的?"   这番话把帝辛气得脸都绿了,比干心里清楚,这下可能真要玩完了,但他一点也不后悔,被彻底激怒了的帝辛,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残忍的光芒。   "我听说圣人之心有七窍,不知是否属实?" 比干听完这番话,心里倒是平静如水,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可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临终前,脑海里浮现出妻子的脸庞,心里默默道了声对不起,与此同时,比干的妻子仿佛心有灵犀,预感到丈夫遭遇不测。   她强忍悲痛,挺着大肚子连夜逃出了朝歌,在一片茂密的丛林里,她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对母子的命运,从此跌宕起伏。   为了保护这个来之不易的生命,比干的妻子机智地用了一个化名,当纣王的士兵追问她的身份时,她灵机一动,指着周围的树木说:"我姓林!"   就这样,她成功地保护了自己和孩子,也无意中为后世林氏家族奠定了基础,比干的忠烈事迹很快传遍了整个商朝。   也是这样,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姓氏诞生了,谁能想到,这个源于绝境的选择,竟成就了华夏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姓之一。   如今,在南方的大地上,"林"姓遍地开花,特别是成为了福建的显赫姓氏,这,就是比干留给后世最惊人的遗产,一个用智慧与勇气写就的,血脉相传的传奇。   有人评价他说他忠心耿耿,胆子特别大,是从古到今最忠诚的大臣,就连把他们朝代灭了的周武王,也对他佩服得不得了。   不但叫人把他的坟墓修整好,还把他封为保佑国家的神明,后来的皇帝们也都挺敬重比干的。   唐朝的李世民给他封了个"太师"的官儿,还夸他"忠烈",宋朝仁宗给他家族的族谱写了首诗,元朝仁宗给他立了碑,还塑了像。   到了清朝,高宗和宣宗也想着法子纪念这位古代的忠臣,比干的故事让人觉得,他不光是一个人的传奇,更像是咱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   今天,在河南卫辉,人们依然可以在比干墓前缅怀这位伟大的忠臣,有人也许会问,这都啥时代了,还有必要成天纪念这个人吗?   答案是肯定的,比干精神的核心在于他对正义的坚持和对国家的忠诚,这种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宝贵的。

0 阅读:1
易信娱乐

易信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