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男子为提炼黄金,花光积蓄购买5000升尿液,放在家中熬煮,被人嘲讽是傻子,结果研究出一种发光物质,后被制成新型武器! 在德国汉堡城,有一个叫亨尼格·布兰德的穷小子,也一心想成为炼金术士。 他废寝忘食地研究炼金术,却始终一无所获。 眼看家里的钱财即将耗尽,布兰德心中愈发焦虑。 一天,当他对着尿壶发呆时,一个疯狂的念头突然冒了出来:尿液的颜色,不正与黄金相似吗?会不会尿里就藏着炼金的秘密? 布兰德顿时来了精神,决心从尿液中提炼出黄金,一雪前耻。 布兰德开始在大街小巷地收集尿液,但收集的过程非常不顺利。 当他拎着木桶,走到男人们前求尿时,人们无不投来鄙夷的目光,有的直接骂他是疯子。 偶尔有人答应时,布兰德欣喜若狂地递上木桶,却发现有人竟恶作剧往里吐口水。 就这样,辛辛苦苦收集一天,到头来一滴尿都没得到。 布兰德只能寻求亲友的帮助,可那点尿根本不够实验用的。 他曾苦苦哀求妻子支持他,妻子却对这种不务正业的做法嗤之以鼻。 无奈之下,布兰德只得另寻他路。 有一天,布兰德在城郊游荡,偶然听到了军营里传来的士兵操练声。 他灵机一动:军营里驻扎着那么多大老爷们儿,尿液肯定够多! 他连忙找到军营长官,阐述了自己的炼金理论,恳求购买士兵的尿液。 起初长官只当布兰德是个不自量力的疯子,将他丢了出去。 但布兰德锲而不舍,三番五次地苦苦哀求,再加上许诺事成之后重金酬谢,终于打动了长官。 就这样,布兰德将所有家当都变卖抵押,凑了一大笔钱,足足购得5000升尿液。 他兴高采烈地将尿桶运回家中,全身心投入到炼金实验中去。 炼金之路布满荆棘。布兰德反复试验,一会儿用沙子,一会儿调温度,又不停地更换各种催化剂,却始终炼不出金子。 从实验台到窗台,到处散落着玻璃瓶和罐子,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尿骚味。 妻子叫他吃饭,端着食物走到门口就被熏得够呛,只得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去。 布兰德却浑然不觉,他呆坐在窗前,满脑子都是实验失败的困惑,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就在布兰德近乎绝望之际,突如其来的幻觉唤醒了他的斗志。 在一个寂静的深夜,他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双目无神地望向窗外,恍惚之间,竟看到数不清的金币在尿桶中熠熠闪光! 布兰德揉了揉眼睛,激动地跳了起来。 他意识到,也许问题出在实验方法上! 布兰德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当即重整旗鼓,以崭新的思路再次投入实验。 这一次,他对尿液的浓度和加热温度进行了全新的调配...... 经过反复试验,布兰德虽然没能炼出梦寐以求的黄金,却意外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物质。 它在黑暗中散发着微光,遇热还会冒出白色的烟雾。 布兰德惊喜万分,立刻给这种物质起名为"冰冷的夜光",并迫不及待地想要弄清它的奥秘。 然而,一场新的风暴正在布兰德的生活中酝酿...... 布兰德发现的发光物质引起了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的兴趣。 这位以“现代化学之父”闻名的科学家,将布兰德的成果带入更严谨的科学研究中。 通过反复试验,波义耳发现这种物质来自尿液中的磷酸盐。 磷酸盐在高温条件下与碳反应,能够生成一种独特的化学元素——磷。 为了使这种新元素广为人知,波义耳将其命名为“磷”,源自希腊语,意为“发光者”。 这是化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命名磷元素,同时也标志着炼金术从神秘走向科学的分水岭。 磷元素的发现,是现代化学发展的重要一步。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类逐渐认识到磷不仅是一种发光的物质,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首先,在生物体内,磷承担了重要的生命功能。 它是DNA和RNA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遗传信息的存储与传递。 同时,磷也是细胞内能量分子ATP的核心元素,驱动了生物体的能量代谢。 可以说,没有磷,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 其次,磷在农业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磷元素,而磷肥则是现代农业提高产量的重要支柱。 从磷矿石中提取磷酸盐并制成化肥,使得人类粮食生产得以维持不断增长的需求。 此外,磷在工业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它被用于制造高性能材料、医药、食品添加剂等。 尤其是在电子领域,磷化物被用于制造芯片和半导体设备,是现代科技的重要支撑。 然而,磷也是一把双刃剑。布兰德最初提取的白磷具有强烈的毒性和极高的燃烧性,因此常被用作军事武器的原料,如燃烧弹和烟雾弹。 这些武器在战争中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凸显了磷的危险性。 布兰德的实验虽然未能实现炼金术的梦想,却为现代化学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他的发现不仅让磷元素走进科学的舞台,也成为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重要一环。 布兰德的失败并没有掩盖这次实验的价值,反而让科学界重新审视炼金术的意义。 今天,磷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无论是在农业、工业还是生物科学中,磷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回顾布兰德的尝试,他无意间的发现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更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契机。
1969年,男子为提炼黄金,花光积蓄购买5000升尿液,放在家中熬煮,被人嘲讽是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1-10 17:21:31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