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到尼姑庵讨水,小尼姑当即说道:水多得很 书生奇遇记:尼姑庵里水如泉 在清朝末

时髦蛋糕文化 2025-02-26 18:16:41

书生到尼姑庵讨水,小尼姑当即说道:水多得很 书生奇遇记:尼姑庵里水如泉 在清朝末年,江南水乡,有一处名不见经传的尼姑庵,名为静水庵。 这庵堂虽小,却香火鼎盛,四周青山环绕,绿水潺潺,真乃人间仙境。 而今日,这静水庵里却迎来了一位不寻常的客人,此人姓李,名唤文轩,是个进京赶考的书生。 文轩一路上风尘仆仆,脚蹬草鞋,肩扛书篓,看上去颇有几分寒酸。 行至正午,日头高悬,文轩只觉得口干舌燥,心想着这附近可有歇脚之处。 抬头一瞧,正前方一座尼姑庵映入眼帘,门楣上刻着“静水庵”三个大字,笔力遒劲,透着一股不凡之气。 文轩快步上前,轻轻扣响门环。 不多时,门扉轻启,一位小尼姑探出头来,只见她面如桃花,眼似秋水,身穿灰色僧袍,腰间系着一条麻绳,头戴一顶斗笠,看上去清秀脱俗。 “这位施主,有何贵干?”小尼姑声音如银铃般悦耳,却又不失温婉。 文轩赶紧施礼,道:“在下李文轩,赶路至此,口干舌燥,想讨一碗水喝。” 小尼姑微微一笑,当即说道:“水多得很,施主请进。” 文轩随着小尼姑步入庵堂,只见院内花木扶疏,香气袭人,中间一座大殿,供奉着观音大士,香火缭绕,梵音袅袅。 文轩心中暗赞:真乃一处清幽之地! 小尼姑领着文轩来到一处厢房,房内摆着一张茶桌,两把竹椅。 她轻轻提起水壶,往一只青花瓷杯里倒了满满一杯水,递给文轩。 文轩接过水杯,一饮而尽,只觉一股清凉之气从喉咙直透心脾,说不出的舒爽。 “好水! 好水!”文轩赞不绝口。 小尼姑抿嘴一笑,道:“这是后院山泉之水,清凉甘甜,解渴最佳。” 文轩放下水杯,环视四周,只见墙上挂着一幅画卷,画中一位仙女正手持净瓶,倾倒甘露,姿态优美,栩栩如生。 文轩不由得看得呆了。 “施主可喜欢这幅画?”小尼姑问道。 文轩点头,道:“真是妙笔生花,栩栩如生。 不知此画出自哪位高人之手?” 小尼姑道:“此乃庵中一位老尼所绘,她老人家精通丹青,尤其擅长画观音像。 只是她年事已高,已多年不曾动笔了。” 文轩听了,心中一动,道:“在下对书画也略知一二,不知可否有缘一见这位老尼?” 小尼姑迟疑片刻,道:“也罢,施主稍等片刻,我去请示一下。” 不多时,小尼姑回来,道:“老尼答应了,请施主随我来。” 文轩跟着小尼姑穿过一道长廊,来到一处小院。 院内静悄悄的,只有一只白鹤在悠闲地踱步。 小尼姑轻轻推开房门,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尼盘腿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神情安详。 文轩上前施礼,道:“在下李文轩,特来拜见老尼姑大师。” 老尼缓缓睁开眼睛,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人心。 她微微一笑,道:“施主请坐。” 文轩坐下后,老尼道:“施主此来,想必不只是为了讨一碗水喝吧?” 文轩一愣,随即道:“在下确有一事相求。” 老尼点了点头,道:“我已知晓。 你且说来听听。” 文轩于是将自己进京赶考,路过此地,见此地风景如画,心中萌生逗留之意,却又担心误了考期,心中矛盾不已。 老尼听了,微微一笑,道:“施主放心,你此番前去,必能高中榜首。” 文轩听了,半信半疑,道:“大师何以见得?” 老尼道:“你命中注定有此一劫,却也注定有此一福。 只需心存善念,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文轩听了,心中豁然开朗,道:“多谢大师指点迷津。” 说罢,文轩起身告辞,老尼送他至门口,道:“施主慢走,后会有期。” 文轩走出静水庵,心中一片澄明,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他继续赶路,果然一路顺风顺水,最终高中榜首,成为一代名臣。 而静水庵中的小尼姑和老尼,却再也没有人见过她们。 只听说,每当夜深人静之时,那庵堂中便会传来悠扬的梵音,如同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书生文轩与静水庵的奇缘,一段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流传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0 阅读:105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80

用户17xxx80

2
2025-02-27 18:14

尼姑庵里的水拉丝吗?[笑着哭]

时髦蛋糕文化

时髦蛋糕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