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拒绝我们的申请!5月1日,根据法新社报道,欧洲航空监管机构执行董事弗洛里安·

奥斯卡永夜 2025-05-03 10:42:31

正式拒绝我们的申请!5月1日,根据法新社报道,欧洲航空监管机构执行董事弗洛里安·吉列尔梅明确表示,该机构需要三到六年来认证中国商飞的C919单通道商用喷气机。正如我们正式通知他们的那样,C919 无法在 2025 年获得认证,我们应该在三到六年内对 C919 进行认证。 这套路跟当年美国对华为 5G 设备的审查如出一辙 —— 嘴上说安全,心里想的却是怎么把你挡在市场外。 其实 C919 的技术实力早有目共睹。中国民航局的认证可不是走过场,2022 年就给 C919 颁发了适航证,2023 年 5 月更是开启商业载客飞行,累计服务旅客超 50 万人次,安全性数据比很多欧美老牌飞机都漂亮。 但 EASA 的认证标准就像个 "薛定谔的盒子",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下一秒会掏出什么新花样。 比如结冰试验这种在中国几乎用不上的科目,非要让 ARJ21 飞机跑到加拿大去做,一耗就是两年。这种 "用北极标准卡赤道国家" 的操作,很难不让人怀疑背后有政治黑手。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利益博弈。空客每年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超过 60%,C919 一旦进入,必然会分走他们的蛋糕。 就像当年华为 5G 威胁到爱立信、诺基亚的市场地位,欧洲政客们立马祭起 "安全" 大旗。 EASA 的认证流程里,波音、空客这些行业巨头参与制定标准,相当于让狼来看守羊圈,中国飞机想通过自然难上加难。 不过中国商飞也不是吃素的。既然欧洲市场暂时进不去,那就先深耕国内和新兴市场。 C919 已经开通上海到成都、北京、西安等航线,2024 年还飞抵越南、马来西亚进行展示,东南亚市场的订单正在稳步增长。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航空产业链上的自主化进程正在加速,从第三代铝锂合金到 3D 打印钛合金零件,C919 的国产化率已经从最初的 60% 提升到 70% 以上。 等哪天发动机、航电系统都实现自主可控,欧洲的认证或许就成了可有可无的 "装饰品"。 这场认证拉锯战,本质上是新兴制造业强国与传统航空巨头的碰撞。欧洲想用技术壁垒延缓中国崛起,但他们可能低估了中国市场的韧性。 毕竟中国每年新增的民航客机需求超过 300 架,就算没有 EASA 认证,C919 光靠国内市场也能活得滋润。 更值得玩味的是,俄罗斯、巴西等国已经同意给 C919 颁发适航证,这说明国际市场并非铁板一块。当欧洲还在纠结认证流程时,中国商飞或许正在谋划 "农村包围城市" 的新战略。 最后忍不住想问:如果欧洲继续在认证问题上拖拖拉拉,会不会反而倒逼中国建立一套独立于 EASA 的适航标准? 毕竟当年 ARJ21 就是在被 FAA 卡住脖子后,反而走出了一条 "中国标准" 的新路子。这场航空博弈的结局,可能比任何人预想的都更有意思。

0 阅读:61

评论列表

我为歌狂

我为歌狂

2
2025-05-03 11:27

拿他们没办法。

猜你喜欢

奥斯卡永夜

奥斯卡永夜

奥斯卡永夜